不賊蚌蛤胎,水底多還珠
出自宋代陶弼《題廉州孟太守祠堂》:
昔時孟太守,忠信行海隅。
不賊蚌蛤胎,水底多還珠。
注釋參考
蚌蛤
亦作“蜯蛤”。蚌與蛤。長者通曰蚌,圓者通曰蛤。詩文中常混用以稱蚌?!俄n非子·五蠧》:“民食果蓏蜯蛤。”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月望則蚌蛤?qū)?,羣陰盈;月晦則蚌蛤虛,羣陰虧?!?漢 班固 《答賓戲》:“賓又不聞 和氏 之璧韞於 荊 石, 隋侯 之珠藏於蚌蛤乎?” 唐 韓愈 《送鄭尚書赴南?!吩姡骸帮L靜鶢鶋去,官廉蚌蛤迴。” 艾蕪 《印度洋風土畫》:“走,去吃蚌蛤呵, 檳榔嶼 的蚌蛤真好?!眳㈤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介二·蚌》。
還珠
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孟嘗》:“先時宰守并多貪穢,詭人採求,不知紀極,珠遂漸徙於 交阯郡 界。於是行旅不至,人物無資,貧者餓死於道。 嘗 到官,革易前敝,求民病利。曾未踰歲,去珠復還,百姓皆反其業(yè),商貨流通,稱為神明。”后以“還珠”形容為官清廉,政績卓著?!段簳ち祭魝餍颉罚骸捌潇兑骑L革俗之美,浮虎還珠之政,九州百郡,無所聞焉?!?唐 錢起 《送李四擢第歸覲省》詩:“子孝覺親榮,獨攬還珠美?!?宋 王十朋 《會稽風俗賦》:“循吏則有還珠 孟嘗 ,致雁 虞國 ?!?清 姚祖同 《過嶺》詩之三:“佩犢思醲化,還珠有治源?!?/p>
陶弼名句,題廉州孟太守祠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