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石臥虎狀,騰拏雜奔鹿
出自宋代沈與求《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》:
平生丘壑心,馀事不掛目。
藜杖南山來,要使富幽矚。
異哉小玲瓏,蟠峙蒼弁腹。
修藤結(jié)懸崖,飛溜響空曲。
伏石臥虎狀,騰拏雜奔鹿。
砑然互吞吐,側(cè)路劣容足。
拂拭古蘚紋,字刻翳新綠。
標(biāo)傍玲瓏名,奇怪殆天屬。
捫蘿上絕頂,坦坦類平陸。
俯首瞰來蹤,穹然在幽谷。
傳聞昔逋客,誅茅此營屋。
清魂不可招,千載想遺躅。
我思造物巧,妙供幽人祿。
揮斤役山只,斲此一拳玉。
云窗與霧閣,一一相亙屬。
豈無部曲眾,猿鶴即更仆。
豈無節(jié)旄貴,松檜自張纛。
此事久棄置,蛛絲網(wǎng)巖麓。
翩翩佳公子,心古韻不俗。
駕言脫華簪,茲焉卜幽筑。
終日面巑岏,世故豈容觸。
指點空洞姿,喜氣政堪掬。
挾策校昔游,健步念須續(xù)。
亦有招隱詩,薄暮不可讀。
注釋參考
伏石
暗礁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河漕·呂梁洪》:“若值旱涸,行舟一遭伏石,立葬魚腹?!?/p>
臥虎
(1).比喻執(zhí)法嚴(yán)峻或作戰(zhàn)勇猛者。《后漢書·酷吏傳·董宣》:“由是搏擊豪強,莫不震慄,京師號為‘臥虎’。”《魏書·李崇傳》:“所向摧破,號曰‘臥虎’,賊甚憚之?!?/p>
(2).喻官職的尊嚴(yán)。 晉 傅咸 《司隸校尉教》:“司隸校尉,舊號‘臥虎’,誠以舉綱而萬目理,提領(lǐng)而眾毛順?!卑矗?漢 置司隸校尉,權(quán)任甚重,歷代相承, 唐 廢。
(3).比喻can{1~1}暴兇橫之人?!逗鬂h書·宦者傳·單超》:“其后四侯轉(zhuǎn)橫,天下為之語曰:‘ 左 回天, 具 獨坐, 徐 臥虎, 唐 兩墯?!?/p>
(4).比喻山勢。 元 王惲 《游萬固寺》詩:“連山一臥虎,矯首盡兩戒?!?/p>
騰拏
拽拉騰空貌。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三:“處士 李璞 一日登樓,見 淮 灘雷雨中一龍騰拏而上。” 沉礪 《再迭前韻示劍華》:“青萍欲作騰拏勢,黃鵠何妨燕雀譏。”
沈與求名句,游玲瓏山因訪朱氏草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