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與義《與信道游澗邊》:
斜陽照亂石,顛崖下雙筇。
試從絕壑底,仰視最奇峰。
回碕發(fā)澗怒,高靄生樹容。
半巖菖蒲根,翠葆森伏龍。
豈無游世上,於此儻相逢。
客心忽悄愴,歸路迷行蹤。
注釋參考
斜陽
斜陽 (xiéyáng)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顛崖
亦作“ 顛崕 ”。高聳的山崖;山崖之上。 宋 文天祥 《至揚州》詩之十:“顛崖一陷落千尋,奴僕偏生負主心?!?元 鄭元祐 《游支硎南峰》詩:“馬騎仄徑猶存石,鶴放顛崖尚有亭。” 明 唐順之 《條陳薊鎮(zhèn)補兵足食事宜》:“邊墻之工,卒歲不休,轉(zhuǎn)石顛崖,伐樹深澗。” 清 東軒主人 《述異記·抹臉兒術(shù)》:“或戎服乘馬,馳於顛崕絶壑之中?!?/p>
陳與義名句,與信道游澗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