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不老吟》:
人無不老理,日有再中時。
不老必無也,再中應有之。
注釋參考
無不
沒有不;全是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,無不覆幬?!?唐 韓愈 《元和圣德詩》序:“風雨晦明,無不從順?!?金 王若虛 《<論語辨惑>序》:“凡六經(jīng) 孔子 之書,無不牽合其論,而上下其詞也?!?魯迅 《朝花夕拾·<狗·貓·鼠>》:“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,學術文藝卻已經(jīng)很可觀,便是書籍的裝潢,玩具的工致,也無不令人心愛?!?/p>
中時
(1).午時。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上·李南》:“明日中時應有吉問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﹝肉芝﹞五月五日中時取之,陰乾百日。”《陳書·儒林傳·沉洙》:“若其日有長短,分在中時前后?!?/p>
(2).不好也不壞的時機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大豆》:“春大豆次植穀之后,二月中旬為上時(一畝用子八升),三月上旬為中時(用子一斗),四月上旬為下時(用子一斗二升)?!?/p>
(3).古代以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時配木、火、金、水四行,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,名為“中央時”,簡稱“中時”。后因以泛指夏末。 唐 賈島 《送僧》詩:“中時山果熟,后夏竹陰繁?!眳㈤?清 王夫之 《禮記章句·月令·季夏》。
邵雍名句,不老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