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物雖散殊,孰非道之體
出自宋代李覯《和育王十二題七佛石》:
萬物雖散殊,孰非道之體。
何必石巖巖,方疑金色臂。
注釋參考
萬物
萬物 (wànwù)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universe;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生光輝?!稑犯娂らL歌行》 善萬物之得時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 反側(cè)于萬物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萬物莫不然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散殊
各不相類;各有區(qū)別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天高地下,萬物散殊,而禮制行矣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以天高地下不同,故人倫尊卑有異,其間萬物各散殊涂,禮者別尊卑,定萬物,是禮之法制行矣?!?宋 司馬光 《進士策問》之一:“夫材性散殊,不可致之於一涂;愛尚不同,不可納之於一趣。”
非道
(1).不合道義;不正當(dāng)?shù)氖侄巍!稌ぬ紫隆罚骸坝醒阅嬗谌晷模厍笾T道;有言遜于汝志,必求諸非道。” 孔 傳:“人以言咈違汝心,必以道義,求其意,勿拒逆之;遜,順也。言順汝心,必以非道察之,勿以自臧。” 宋 儲泳 《祛疑說》:“君子可欺以其方,難罔以非其道,惟達(dá)理者不受非道之欺?!?/p>
(2).不恰當(dāng);不適宜。《韓非子·奸劫弒臣》:“處非道之位,被眾口之譖,溺於當(dāng)世之言,而欲當(dāng)嚴(yán)天子而求安,幾不亦難哉!”
(3).非常事故,變故?!短綇V記》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王乙》:“洎夜秉燭,其從悉已大酣,乙慮有非道,默坐念咒?!?/p>
李覯名句,和育王十二題七佛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