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小至》:
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。
刺繡五紋添弱線,吹葭六琯動浮灰。
岸容待臘將舒柳,山意沖寒欲放梅。
云物不殊鄉(xiāng)國異,教兒且覆掌中杯。
注釋參考
刺繡
刺繡 (cìxiù) 用彩線在紡織品上繡出圖畫,也指刺繡的產(chǎn)品 embroidery吹葭
古代候氣之法,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內(nèi)端,氣至則灰散。《后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候氣之法,為室三重,戶閉,涂釁必周,密布緹縵。室中以木為案,每律各一,內(nèi)庳外高,從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內(nèi)端,案歷而候之,氣至者灰動。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,人及風(fēng)所動者其灰聚?!?唐 杜甫 《小至》詩:“刺繡五紋添弱線,吹葭六琯動飛灰?!?明 高啟 《至日夜坐客館》詩:“旅蹤猶泊梗,陽氣又吹葭?!?/p>
六琯
玉制六律管。 唐 杜甫 《小至》詩:“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。刺繡五紋添弱線,吹葭六琯動飛灰。” 仇兆鰲 注:“《漢書》:以葭莩灰實律管,候至則灰飛管通。冬至之律,為黃鐘也。葭,蘆也?,g以玉為之,凡十有二;六琯,舉律以該呂也。” 宋 朱淑真 《冬至》詩:“八神表日占和歲,六琯飛葭動細灰?!?明 張居正 《賀冬至表二》:“吹噓有藉,幸同六琯飛灰?!?/p>
杜甫名句,小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