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未瞻烏府,先曾涉杏壇
出自宋代趙蕃《呈王侍郎昆仲二首》:
往未瞻烏府,先曾涉杏壇。
予詩厪和答,貽教異暄寒。
名位元相絕,知聞共駭觀。
干霄峙松柏,流水會波瀾。
應念登門舊,幾嗟行路難。
蒸湘方渺渺,淮楚忘曼曼。
既見得良慰,語離還浩嘆。
深思盡心曲,直覺欠豪端。
注釋參考
烏府
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餘區(qū),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樹,常有野烏數(shù)千棲宿其上,晨去暮來,號曰‘朝夕烏’?!焙笠蚍Q御史府為“烏府”。 唐 林寬 《寄省中知己》詩:“門掩清曹晚,靜將烏府鄰?!?宋 蘇軾 《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》詩:“烏府先生鐵作肝,霜風捲地不知寒?!?清 顧炎武 《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》詩:“落照辭烏府,秋風散赤墀?!?/p>
杏壇
杏壇 (xìngtán) 相傳為孔子聚徒授業(yè)講學之處。泛指授徒講學之處。今喻教育界 educational circles趙蕃名句,呈王侍郎昆仲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