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圣猶不遇,小儒安足悲
出自唐代李白《書懷贈南陵常贊府》:
歲星入漢年,方朔見明主。
調笑當時人,中天謝云雨。
一去麒麟閣,遂將朝市乖。
故交不過門,秋草日上階。
當時何特達,獨與我心諧。
置酒凌歊臺,歡娛未曾歇。
歌動白濘山,舞回天門月。
問我心中事,為君前致辭。
君看我才能,何似魯仲尼。
大圣猶不遇,小儒安足悲。
云南五月中,頻喪渡瀘師。
毒草殺漢馬,張兵奪云旗。
至今西二河,流血擁僵尸。
將無七擒略,魯女惜園葵。
咸陽天下樞,累歲人不足。
雖有數(shù)斗玉,不如一盤粟。
賴得契宰衡,持鈞慰風俗。
自顧無所用,辭家方來歸。
霜驚壯士發(fā),淚滿逐臣衣。
以此不安席,蹉跎身世違。
終當滅衛(wèi)謗,不受魯人譏。
注釋參考
大圣
(1).古謂道德最完善、智能最超絕、通曉萬物之道的人?!盾髯印ぐЧ罚骸?孔子 曰:‘人有五儀:有庸人,有士,有君子,有賢人,有大圣……所謂大圣者,知通乎大道,應變而不窮,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。’” 漢 揚雄 《法言·吾子》:“委大圣而好乎諸子者,惡覩其識道也。” 明 李贄 《題孔子像于芝佛院》:“人皆以 孔子 為大圣,吾亦以為大圣。”
(2).稱帝王。《呂氏春秋·君守》:“大圣無事,而千官盡能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:“大圣作治,建定法度,顯著綱紀?!?宋 彭乘 《墨客揮犀》卷一:“帝曰:‘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,蓋有所益也。設或無益亦無所害,又何必拒而責之?’大圣之度,慈厚若此。”
(3).佛教稱佛、菩薩?!斗ㄈA經(jīng)·方便品》:“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。”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卷上:“一切大圣,神通已達?!?/p>
(4).謂極有神通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六:“我女大圣,死經(jīng)二十三年,猶能與生人交往?!?/p>
(5).指小說《西游記》中的 孫悟空 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齊天大圣》:“客言大圣靈著,將禱諸祠……入殿瞻仰,神猴首人身,蓋 齊天大圣 孫悟空 云?!?/p>
不遇
(1)
[fail to achieve one's success]∶不得志;不被賞識
懷才不遇
(2)
[not meet]∶沒碰到
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,不顯好處
詳細解釋(1).不得志;不被賞識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嶂挥?魯侯 ,天也;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?”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 蔡澤 者, 燕 人也,游學干諸侯小大甚眾,不遇?!?唐 李白 《書懷贈南陵常贊府》詩:“大圣猶不遇,小儒安足悲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書·湘中草》:“ 卿謀 詩文雖不如 西堂 所推,而年少負異才,不遇而死?!?/p>
(2).沒碰到?!逗鬂h書·孔融傳》:“ 儉 與 融 兄 褒 有舊,亡抵于 褒 ,不遇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可又有一説不遇艱難,不顯好處。”
小儒
小儒 (xiǎorú) 指眼光狹小的愚陋讀書人 short-sighted stupid intellectual 小儒規(guī)規(guī)焉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 導源于小儒安足
立足,存身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公孫瓚傳》“遣人與子書,刻期兵至,舉火為應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典略》:“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(xù) 曰:‘不然,吾亡之后,天下雖廣,汝欲求安足之地,其可得乎!’”
李白名句,書懷贈南陵常贊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