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翁若是真?zhèn)€醉,皂白何須鏡樣明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和曾無疑贈詩,語及歐陽公事》:
烏帽紅塵媿子陵,綠蓑青笠晚尋盟。
三千里外還家后,七十二回看月生。
與子兩人長對酌,笑渠萬古浪垂名。
醉翁若是真?zhèn)€醉,皂白何須鏡樣明。
注釋參考
醉翁
(1).嗜酒的老人。 唐 鄭谷 《倦客》詩:“閒烹蘆筍炊菰米,會向源鄉(xiāng)作醉翁?!?前蜀 韋莊 《對雨獨酌》詩:“荷鍤醉翁真達者,臥云浦客竟悠哉?!?宋 劉光祖 《長相思·別意》詞:“畫橋西,畫橋東,有淚分明清漲同。如何留醉翁?”
(2). 歐陽修 的別號。 宋 歐陽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太守與客來飲於此,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 醉翁 也?!?清 趙翼 《清明前二日壽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》詩:“到山欲問 醉翁 蹟,數(shù)間古寺支斜陽?!?/p>
若是
若是 (ruòshì) ——一般用在偏正復句中偏句的開頭,表示假設,相當于“要是”、“如果”,正句中常用“就”、“便”跟它相呼應 if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,并不敢怨悵。——《水滸傳》 他若是不去,我們就讓別人去真?zhèn)€
真?zhèn)€ (zhēngè) 〈方〉∶的確;真的 really; trully; indeed 他真?zhèn)€生氣了皂白
皂白 (zàobái) 黑色和白色。引喻為正確與謬誤 black and white—right and wrong 不分青紅皂白何須
猶何必,何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野田黃雀行》:“利劍不在掌,結友何須多?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敏速》:“宰相曰:‘七千可為多矣,何須萬?’” 宋 賀鑄 《臨江仙》詞:“何須繡被,來伴擁蓑眠?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導師》:“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?”
楊萬里名句,和曾無疑贈詩,語及歐陽公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