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靜氣清,心空眼明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山林眉目,水月身心。
雪何早而古巖棱,秋似先而寒潭深。
機頭綿緒,線尾金針。
誰云道大兮自有知音。
神靜氣清,心空眼明。
諸塵中豁落,萬像里崢嶸。
去而隨,來而迎。
三世豎,十方橫。
風吹便倒須相信,恰恰誰曾與物爭。
注釋參考
靜氣
靜氣 (jìngqì) 在通常情況下呼吸時留在肺部的空氣 stationary air心空
佛教語。謂心性廣大,含容萬象,有如虛空之無際。亦指本心澄澈空寂無相。 唐 王維 《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》詩:“眼界今無染,心空安可迷。” 唐 龐蘊 《雜詩》:“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。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?!?/p>
眼明
(1).眼力好;看得清楚。 唐 白居易 《初除尚書郎脫刺史緋》詩:“頭白喜拋黃草峽,眼明驚坼紫泥書。” 宋 陸游 《新辟小園》詩之二:“眼明身健殘年足,飯軟茶甘萬事忘。”
(2).猶眼紅。激怒的樣子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仇人相見,本來格外眼明,況且是相逢狹路?!?/p>
(3).方言。羨慕。 韓起祥 《劉巧團圓》:“她不滿意咱,咱也不眼明她?!?/p>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