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觀《木蘭花慢》:
過秦淮曠望,迥瀟灑、絕纖塵,愛清景風(fēng)蛩。
吟鞭醉帽,時(shí)度疏林,秋來政情味淡。
更一重?zé)熕恢卦?,千古行人舊恨,盡應(yīng)分付今人。
漁村。
望斷衡門。
蘆荻浦、雁先聞。
對(duì)觸目凄涼,紅凋岸蓼,翠減汀萍,憑高正千嶂黯。
便無情到此也銷魂。
江月知人念遠(yuǎn),上樓來照黃昏。
注釋參考
觸目
觸目 (chùmù) 容易被看到 attracting attention 大平原最為觸目的特點(diǎn)是沒有樹 目光接觸到 觸目驚心凄涼
凄涼 (qīliáng) 孤寂冷落 lonely and desolate 夜景凄涼 悲涼 sad and cold 字字凄涼憑高
登臨高處。 唐 李白 《天臺(tái)曉望》詩:“憑高遠(yuǎn)登覽,直下見溟 渤 ?!?前蜀 韋莊 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》詩:“異國(guó)逢佳節(jié),憑高獨(dú)苦吟?!?明 劉基 《念奴嬌·紅樹》詞:“憑高凝睇, 赤城 相去不遠(yuǎn)。”
亦作“ 憑高 ”。憑借高處。 清 黃鷟來 《回瀾閣》詩:“河流此日望迴瀾,杰閣憑高縱大觀?!?清 黃鷟來 《文選樓懷古》詩:“不用凴高嘆陳跡,江山文藻自長(zhǎng)存。”
秦觀名句,木蘭花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