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宋之問《明河篇》
八月涼風(fēng)天氣晶,萬里無云河漢明?;枰娔蠘乔迩覝\,
曉落西山縱復(fù)橫。洛陽城闕天中起,長河夜夜千門里。
復(fù)道連甍共蔽虧,畫堂瓊戶特相宜。云母帳前初泛濫,
水精簾外轉(zhuǎn)逶迤。倬彼昭回如練白,復(fù)出東城接南陌。
南陌征人去不歸,誰家今夜搗寒衣。鴛鴦機上疏螢度,
烏鵲橋邊一雁飛。雁飛螢度愁難歇,坐見明河漸微沒。
已能舒卷任浮云,不惜光輝讓流月。明河可望不可親,
愿得乘槎一問津。更將織女支機石,還訪成都賣卜人。
注釋參考
織女
織女 (zhīnǚ) 織女星的古俗稱 Vega 從事紡織的女子 weaving woman支機石
傳說為天上織女用以支撐織布機的石頭。《太平御覽》卷八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集林》:“昔有一人尋 河 源,見婦人浣紗,以問之,曰:‘此天河也?!伺c一石而歸。問 嚴(yán)君平 ,云:‘此支機石也?!币徽f,其人為 漢 代 張騫 ,謂 騫 奉命尋找 河 源,乘槎經(jīng)月亮至天河,在月亮見一女織,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,織女取支機石與 騫 。見 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前集》引 南朝 梁 宗懍 《荊楚歲時記》。 唐 宋之問 《明河篇》:“更將織女支機石,還訪 成都 賣卜人?!?明 何景明 《七夕》詩:“乘槎莫問支機石,河漢年年此夜陰?!?清 趙翼 《夜坐》詩:“浪説支機石,誰乘犯斗槎?”亦省作“ 支機 ”、“ 支石 ”。 唐 任希古 《和長孫秘監(jiān)七夕》詩:“空接 靈臺 下,方恧辨支機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量移》:“知甚日菱花重照,知甚支石還投?!?明 張煌言 《冰槎集引》:“昔之乘槎者,或為客星而犯斗牛,或入女宿而得支機。”
成都賣卜
西漢 嚴(yán)遵 ,字 君平 ,賣卜于 成都市 ,每日得到百錢,足以自養(yǎng),即閉門下簾讀書,博覽無所不通,依 老 莊 之旨著書十余萬言。修身自保,不為茍得,甚受 蜀 人敬愛。見《漢書·王貢兩龔鮑傳序》。后用為賣卜、卜卦的典故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趙王隱士》:“ 霸陵 採樵路, 成都 賣卜錢?!币嗍∽鳌?成都卜 ”。 唐 杜甫 《游子》詩:“厭就 成都 卜,休為吏部眠。”
宋之問名句,明河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