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應(yīng)齒豁塵埃里,乞與青精救白頭
出自宋代晁補(bǔ)之《贈麻田山人吳子野》:
汶陽我昔見蘇李,人言吳子歸未幾。
長嘯春風(fēng)大澤西,卻望麻田山萬里。
不逢鄭老溪上箭,欲致朱公路傍米。
今年窮巷絲生發(fā),馬尾吹風(fēng)化衣袷。
定知赤鯉驀波濤,何意黃冠驚仆妾。
瑯函萬過陰魄悲,心無丹白爐生兒。
山中種芝豈無侶,成都醉眠未當(dāng)去。
愿從王烈或見呼,試訪孫登竟無語。
棄家內(nèi)愧非此流,此身天地一虛舟。
未應(yīng)齒豁塵埃里,乞與青精救白頭。
注釋參考
未應(yīng)
(1).猶不須。 宋 王安石 《評定試卷》詩:“疑有高鴻在寥廓,未應(yīng)回首顧張羅。” 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老去可憐風(fēng)味在,未應(yīng)山?;鞚O樵?!?/p>
(2).猶不算;不是。 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 東山 高臥時起來,欲濟(jì)蒼生未應(yīng)晚?!?宋 張綱 《臨江仙》詞:“年方強(qiáng)仕未應(yīng)遲。高風(fēng)輕借便,一鶚看橫飛?!?/p>
(3).猶不曾。 唐 李白 《關(guān)山月》詩:“戍客望邊色,思?xì)w多苦顏,高樓當(dāng)此夜,嘆息未應(yīng)閑。” 唐 王維 《聽宮鶯》詩:“游子未應(yīng)返,為此始思鄉(xiāng)?!?宋 蔡伸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云浪鱗鱗,蘭舟泛泛,共載一輪月。五湖當(dāng)日,未應(yīng)此段奇絶。”
(4).不應(yīng)當(dāng)。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四:“晨興步庭除,足弱幾不持;論年未應(yīng)爾,胡為遽如斯?”
齒豁
齒缺。指年老。 唐 韓愈 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髮禿齒豁,不見知己?!?梁啟超 《新民說》十四:“其潦倒者,則八股八韻,風(fēng)簷矮屋,磨至頭童齒豁之年?!?/p>
塵埃
塵埃 (chén āi) 飛揚的塵土 dust;dirt 塵埃傳播病菌 ;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蟬蛻于濁穢,以浮游塵埃之外,不獲世之滋垢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 蒙世俗之塵埃。乞與
給與。《南史·宋江夏文獻(xiàn)王義恭傳》:“奢侈無度,不愛財寶,左右親幸,一日乞與,或至一二百萬;小有忤意,輒追奪之?!?唐 羅隱 《江南》詩:“垂衣端拱渾閒事,忍把江山乞與人?!?宋 陸游 《江瀆池納涼》詩:“天公作意憐覊客,乞與今年一夏涼?!?/p>
青精
(1).星名?!段倪x·謝朓<始出尚書?。驹姟罚骸扒嗑碜宪?,黃旗映朱邸。” 李周翰 注:“青精,星也。黃旗,瑞云也。皆王者將興之符應(yīng)也?!?/p>
(2).道教認(rèn)為木星中的九 青帝 之一?!对企牌呋`》卷二五:“木星有九門,門內(nèi)有九 青帝 ……其門內(nèi) 青帝 ,或號 青靈之公 ,或號 青真 ,或號 青精 ,或號 青帝君 ,并受事於中央 青皇 也?!?/p>
(3).青睛?!赌鲜贰ば炝陚鳌罚骸癌z 徐陵 ﹞目有青精,時人以為聰慧之相也?!?/p>
(4).植物名。一名南天燭,又稱墨飯草。道家制作青精飯的原料之一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》:“ 黃公 獻(xiàn)紫芝, 赤松 饋青精?!?/p>
(5).指青精飯。 宋 陸游 《星坐道室有感》詩:“一缽青精便有餘,世間萬事總成疎。” 錢仲聯(lián) 注:“青精,青精飯,道家所食。”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南燭草》:“青精……又曰墨飯草,以其可以染黑飯也。故黑飯亦名青精?!?/p>
白頭
白頭 (báitóu) 白頭發(fā),多指年老 hoary head 少白頭 白頭到老 老年 old age 不署名的 unsigned 白頭帖子(不署名的字帖兒) 白頭材料晁補(bǔ)之名句,贈麻田山人吳子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