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悟老住慧林》:
能公住嶺南,正觀呼不起。
忠公客中禁,朝恩不為累。
道人無凈穢,所遇忘嗔喜。
悟公清凈人,心厭紛華地。
慧林虛法席,去有遲遲意。
投身淤泥中,佛法何處是。
引身山林間,過患差無幾。
力小難自欺,心安似無愧。
悟世常失人,違心輒喪己。
徐行勿與較,乘流得坎止。
君看凈因揩,志以直自遂。
殺身竟何益,犯難豈為智。
去住本由天,毋求亦無避。
相期明且哲,大雅亦如此。
注釋參考
引身
抽身;引退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歡情未接,將辭而去,遷延引身,不可親附?!?唐 韓愈 《順宗實(shí)錄五》:“豈可如此自毀壞,擺袖引身而去。” 清 惲敬 《<南華九老會(huì)詩(shī)譜>序》:“是故過於進(jìn),將為患失之鄙夫;過於退,不失為引身之君子?!?/p>
山林
山林 (shānlín)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mountain and forest 山林地區(qū)過患
(1).過失與憂患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文章》:“自 子游 、 子夏 、 荀況 、 孟軻 、 枚乘 、 賈誼 、 蘇武 、 張衡 、 左思 之儔,有盛名而免過患者,時(shí)復(fù)聞之,但其損敗居多耳?!薄栋儆鹘?jīng)·磨大石喻》:“憍慢貢高,增長(zhǎng)過患?!薄秹?jīng)·付囑品》:“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,或廣立道場(chǎng)説有無之過患,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?!?/p>
(2).禍患;不良的后果。 唐 張懷瓘 《評(píng)書藥石論》:“至若曲情顧旨,必?zé)o過患,臣深知之。”
無幾
無幾 (wújǐ) 很少,沒有多少 very few;hardly 所剩無幾 沒有多久;不久 before long 無幾死于任蘇轍名句,悟老住慧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百事幫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