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猶懷永路,悵望臨清川
出自唐代劉長卿《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》:
東林問逋客,何處棲幽偏。
滿腹萬馀卷,息機三十年。
志圖良已久,鬢發(fā)空蒼然。
調嘯寄疏曠,形骸如棄捐。
本家關西族,別業(yè)嵩陽田。
云臥能獨往,山棲幸周旋。
垂竿不在魚,賣藥不為錢。
藜杖閑倚壁,松花常醉眠。
頃辭青溪隱,來訪赤縣仙。
南畝自甘賤,中朝唯愛賢。
仍空世諦法,遠結天臺緣。
魏闕從此去,滄洲知所便。
主人瓊枝秀,寵別瑤華篇。
落日掃塵榻,春風吹客船。
此行頗自適,物外誰能牽。
弄棹白蘋里,掛帆飛鳥邊。
落潮見孤嶼,徹底觀澄漣。
雁過湖上月,猿聲峰際天。
群峰趨海嶠,千里黛相連。
遙倚赤城上,曈曈初日圓。
昔聞智公隱,此地常安禪。
千載已如夢,一燈今尚傳。
云龕閉遺影,石窟無人煙。
古寺暗喬木,春崖鳴細泉。
流塵既寂寞,緬想增嬋娟。
山鳥怨庭樹,門人思步蓮。
夷猶懷永路,悵望臨清川。
漁人來夢里,沙鷗飛眼前。
獨游豈易愜,群動多相纏。
羨爾五湖夜,往來閑扣舷。
注釋參考
夷猶
夷猶 (yíyóu) 猶豫遲疑不前。也作“夷由” hesitate 從容不迫 calm and unhurried 雙槳小船夷永路
長途,遠路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五:“出門臨永路,不見行車馬?!?南朝 梁 任昉 《贈徐徵君》詩:“促生悲永路,早交傷晚別。” 唐 李白 《江上寄元六林宗》詩:“客行悲清秋,永路苦不達?!?元 曹之謙 《宿云臺觀》詩:“趨程疲永路,記宿喜琳宮?!?/p>
悵望
惆悵地看望或想望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新亭渚別范零陵》詩:“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猶?!?唐 杜甫 《詠懷古跡》之二:“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滿江紅·金陵懷古》詞:“六代繁華,春去也,更無消息。空悵望,山川形勝,已非疇昔?!薄段饔斡洝返谖迨兀骸皡s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,等待多時,不見 行者 回來,欠身悵望道:‘這猴子往那里化齋去了?’”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“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記者也走了來,其中有幾個是我在 漢口 認識的?!?/p>
劉長卿名句,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