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刀匣不見,但見龍雀環(huán)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》
寶刀匣不見,但見龍雀環(huán)。
何曾斬蛟蛇,亦未切瑯玕。
胡為穿窬輩,見之要領(lǐng)寒。
吾刀不汝問,有愧在其肝。
念此力自藏,包之虎皮斑。
湛然如古井,終歲不復(fù)瀾。
不憂無所用,憂在用者難。
佩之非其人,匣中自長嘆。
我老眾所易,屢遭非意干。
惟有王玄通,階庭秀芝蘭。
知子后必大,故擇刀所便。
屠狗非不用,一歲六七刓。
欲試百煉剛,要須更泥蟠。
作詩銘其背,以待知者看。
注釋參考
寶刀
寶刀 (bǎodāo) 稀有珍貴的刀 precious sword 手持寶刀?!稄V東軍務(wù)記》 寶刀鋒從砥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龍雀
(1).傳說中的神鳥。鳥身鹿頸?!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龍雀蟠蜿,天馬半漢?!?薛綜 注:“龍雀,飛廉也?!薄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》“推蜚廉” 裴駰 集解引 晉 郭璞 曰:“飛廉,龍雀也,鳥身鹿頭者。”
(2). 晉 時 赫連勃勃 寶刀名。制作極巧,下為大環(huán),以纏龍為之,其首鳥形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三》:“并造五兵,器鋭精利,乃咸百鍊為龍雀大鐶,號曰 大夏 龍雀。銘其背曰:古之利器, 吳 楚 湛盧, 大夏 龍雀?!?宋 蘇軾 《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》:“寶刀匣不見,但見龍雀環(huán)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恭紀(jì)圣駕幸南海子遇雪大獵》詩:“君王羽獵近 長安 ,龍雀刀環(huán)七寶鞍?!?/p>
蘇軾名句,以雙刀遺子由子由有詩次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