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寧敢天怨,亦未決途窮
出自宋代趙蕃《成父有詩(shī)懷斯遠(yuǎn)次韻》:
港汊自相見,去來元一風(fēng)。
無寧敢天怨,亦未決途窮。
白社明朝是,南山幾驛中。
君歸不能遠(yuǎn),我去若為同。
注釋參考
無寧
無寧 (wúnìng) 毋寧;寧可 rather 無寧汝先吾而死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 難道 surely it doesn’t mean that… 賓至如歸,無寧災(zāi)患天怨
上天怨怒。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故知天樂者,無天怨,無人非,無物累,無鬼責(zé)。”《韓詩(shī)外傳》卷十:“夫天怨不全日,人怨不旋踵。至今弗報(bào),何也?”《元史·宋本傳》:“刑政失度,民憤天怨,災(zāi)異互見。”
未決
未決 (wèijué) 尚未決定 unsettled;outstanding途窮
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五君詠·阮步兵》:“物故不可論,途窮能無慟。”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(yǔ)·持法》:“此途窮者,不輯之,當(dāng)為患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文信國(guó)祠》詩(shī):“戰(zhàn)苦身攢鏃,途窮血裹斑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七論“文人相輕”--兩傷》:“于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,就也更加艱難起來,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,真是途窮道盡?!?/p>
趙蕃名句,成父有詩(shī)懷斯遠(yuǎn)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天天換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