床下石苔滿,屋頭秋草生
出自唐代于鵠《贈王道者(一作贈隱者)》:
去尋長不出,門似絕人行。
床下石苔滿,屋頭秋草生。
學琴寒月短,寫易晚窗明。
唯到黃昏后,溪中聞磬聲。
注釋參考
下石
往井下丟石塊。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。語出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落陷穽,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?!?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六:“已擠溝壑,猶下石不休;方困蒺藜,尚彎弓而相射。” 清 唐孫華 《贈同年趙蒙泉》詩:“臨危翻下石,顛岸復彎彀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我以為師如荒謬,不妨叛之,但師如非罪而遭冤,卻不可乘機下石,以圖快敵人之意而自救?!眳⒁姟?落井下石 ”。
頭秋
頭秋 (tóuqiū) 接近秋收的日子 a short period before autumn 頭秋到了,該準備收拾場院了于鵠名句,贈王道者(一作贈隱者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