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范傳正《謝真人還舊山》:
麾蓋從仙府,笙歌入舊山。
水流丹灶缺,云起草堂關(guān)。
白鹿行為衛(wèi),青鸞舞自閑。
種松鱗未立,移石蘚仍斑。
望路煙霞外,回輿巖岫間。
豈唯遼海鶴,空嘆令威還。
注釋參考
豈唯
亦作“ 豈惟 ”。亦作“ 豈維 ”。難道只是;何止。《左傳·襄公二年》:“吾子之請,諸侯之福也,豈唯寡君賴之?!薄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豈惟形骸有聾盲哉!夫知也有之?!薄冻o·離騷》:“雜申椒與菌桂兮,豈維紉夫蕙茝?!薄逗鬂h書·張衡傳》:“夫情勝其性,流遯忘反,豈唯不肖,中才皆然?!薄缎绿茣ね回蕚魃稀罚骸罢\能復(fù)兩渠之饒,誘農(nóng)夫趣耕,擇險(xiǎn)要,繕城壘,屯田蓄力, 河 隴 可復(fù),豈唯自守而已。” 宋 蘇軾 《和東方有一士》:“豈惟舞獨(dú)鶴,便可躡飛鸞。還將嶺茅瘴,一洗月闕寒?!?明 王守仁 《大學(xué)問》:“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。豈惟大人,雖小人之心亦莫不然。”
遼海鶴
指 遼東 丁令威 得仙化鶴歸里事。 宋 陸游 《感昔》詩之二:“往事已如 遼 海鶴,餘年空羨 葛天 民。” 元 丁鶴年 《次向士誠韻》:“華衣忽歸 遼 海鶴,仙庖頻食 武昌 魚?!?明 瞿佑 《歸田詩話·家鉉翁持節(jié)》:“清唳秋荒 遼 海鶴,古魂春冷 蜀山 鵑。” 清 金漸皋 《秦淮女郎卞云裝》詩之二:“ 遼 海鶴歸無主墓, 吳江 楓冷未棲鴻?!眳⒁姟?遼東鶴 ”。
令威
即 丁令威 。傳說中的神仙名。 晉 陶潛 《搜神后記·丁令威》:“ 丁令威 ,本 遼東 人,學(xué)道于 靈虛山 。后化鶴歸 遼 ,集城門華表柱。時(shí)有少年,舉弓欲射之。鶴乃飛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鳥有鳥 丁令威 ,去家千年今始?xì)w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學(xué)仙冢壘壘?!旄呱蠜_天?!?唐 白居易 《池鶴》詩之二:“池中此鶴鶴中稀,恐是 遼東 老 令威 ?!?明 高啟 《空明道人詩》:“于今定非死,飛游去何許,海上幾秋風(fēng),誰傳 令威 語?” 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》:“歸去 令威 猶海鶴,朅來斥鷃笑溟鵬。”
范傳正名句,謝真人還舊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