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庾信《正旦上司憲府詩》:
詰旦啟門欄。
繁辭涌筆端。
蒼鷹下獄吏。
獬豸飾刑官。
司朝引玉節(jié)。
盟載捧珠盤。
窮紀(jì)星移次。
歸余律未殫。
雪高三尺厚。
冰深一丈寒。
短筍猶埋竹。
香心未起蘭。
孟門久走路。
扶搖忽上摶。
棲烏還得府。
棄馬復(fù)歸攔。
榮華名義重。
虛薄報恩難。
枚乘還起疾。
貢禹遂彈冠。
方垂蓮葉劍。
未用竹根丹。
一知懸象法。
誰思垂釣竿。
注釋參考
枚乘
枚乘(?-前140?) : 西漢辭賦家。字叔,淮陰(今屬江蘇)人。初為吳王劉fe6f郎中,因勸阻吳王謀反不成,投奔梁孝王劉武。后漢武帝即位,召他進(jìn)京,病死于途中。有《七發(fā)》等名篇,開創(chuàng)七體形式。近人輯有《枚叔集》。起疾
(1).病中起用,以表對其人的重視。 北周 庾信 《正旦上司憲府》詩:“ 枚乘 還起疾, 貢禹 遂彈冠?!?倪璠 注:“《漢書》曰:‘ 梁 客皆善屬詞賦, 乘 尤高。 孝王 薨, 乘 歸 淮陰 。 武帝 自為太子聞 乘 名,及即位, 乘 年老,乃以安車蒲輪徵 乘 ,道死?!?/p>
(2).猶起病,使病者恢復(fù)健康。 宋 葉適 《上光宗皇帝札子》:“臣雖至愚,竊論今日之事,恐其由前之時而處以后之勢,用后之術(shù)而求前之功,補(bǔ)瀉雜醫(yī),不能起疾,禾莠參種,迄靡豐年,此所謂治國之意當(dāng)先明者也?!?/p>
(3).引起禍患?!顿Y治通鑒·梁武帝天監(jiān)元年》:“ 李膺 諫曰:‘使君前有嚴(yán)敵,后無繼援,山民始附,於我觀德。若糾以刻薄,民必不堪,眾心一離,雖悔無及。何必起疾可以濟(jì)師!’” 胡三省 注:“起疾,謂糾之以刻薄,民所不堪,則是興長病端。”
庾信名句,正旦上司憲府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