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侍仙翁燈夕飲,紅霧底,沸簫笙
出自宋代陳造《江神子(席上史君令謝芷索詞作)》:
歌筵當日小蓬瀛。
晚妝明。
識芳卿。
挽袖新詞,曾博遏云聲。
又侍仙翁燈夕飲,紅霧底,沸簫笙。
催人刻燭待詩成。
捧雕觥。
媚盈盈。
不道醉魂,入夜已瞢騰。
墨涴香羅回盼處,和笑道,太狂生。
注釋參考
仙翁
(1).稱男性神仙,仙人。 唐 崔曙 《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》詩:“關門令尹誰能識?河上仙翁去不回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鄭魁銘研詩》:“仙翁種玉芝,耕得紫玻璃?!薄段骱言挕じ饚X仙跡》:“神異如此,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。”
(2).對道官的敬稱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仙翁指教》:“仙翁拜揖,念小生與仙翁素乏平生,何以見顧?”
燈夕
舊俗于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(jié)夜張燈游樂,故稱其夕為“燈夕”。 宋 歐陽修 《與王懿敏公書》之二:“燈夕卻在 李端慤 家為會,諸君皆奉思也。”《宋史·呂蒙正傳》:“嘗燈夕設宴, 蒙正 侍。”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二四回:“話説一日,天上元宵,人間燈夕, 西門慶 在廳上張掛花燈,鋪陳綺席?!?/p>
陳造名句,江神子(席上史君令謝芷索詞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