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方千里《西河》
都會(huì)地。東南王氣須記。龍盤鳳舞到錢塘,瑞煙回起。畫圖彩筆寫西湖,波光溶漾無(wú)際。翠欄最宜半倚。柳陰駿馬誰(shuí)系。鱗差觀閣接飛翬,衙廬萬(wàn)壘。倒空碧浸軟琉璃,云收天凈如水。夕陽(yáng)照晚聽近市。沸笙簫、勸動(dòng)閭里。比屋樂逢堯世。好相將載酒尋歌玄對(duì)。酬答年華鶯花里。
注釋參考
鱗差
猶鱗次。 唐 劉商 《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》詩(shī):“ 姑蘇臺(tái) 枕 吳江 水,層級(jí)鱗次向天倚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下:“壬午晚,遂集南樓,樓在州治前 黃鶴山 上,輪奐高寒,甲於湖外,下臨南市,邑屋鱗差?!?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林行一二里入谷,兩厓夾徑,徑竝東厓,大石鱗差,馬足行甚艱。”
觀閣
樓閣。《后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 盆子 惶恐,日夜啼泣,獨(dú)與中黃門共臥起,唯得上觀閣而不聞外事?!薄端?jīng)注·穀水》引 晉 孫盛 《魏春秋》:“ 景初 元年, 明帝 愈崇宮殿,雕飾觀閣。” 宋 陳師道 《虞美人·席上贈(zèng)王提刑》詞:“城南觀閣連云起,形像丹青里,使君笳鼓渡江來(lái),盡帶 江 南春色,放春回?!?/p>
方千里名句,西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