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如去學(xué)赤松子,掉舌三寸為帝師
出自宋代李石《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》:
紹興己卯武成廟,廟殿之棟三秀芝。
學(xué)官奔走暨多士,日繞百匝不暫離。
欲奏九重望恩幸,寒餓水火如切肌。
先期到堂白宰相,宰相曰可甚易為。
樂(lè)工伶?zhèn)愶椊鹩瘢瑪M薦清廟裁歌詩(shī)。
石時(shí)官忝博士職,豈敢立論超等夷。
曰此五行金沴木,木不曲直嘗聞之。
將軍鷹揚(yáng)兆異氣,弄兵往往憂潢池。
矧今裕民民未裕,圣慮日軫天下饑。
斯言一出自拭目,再召再逐彌歲時(shí)。
山東山西將與相,一天雨露均無(wú)私。
喜聞謀帥用鄉(xiāng)士,乖崖以來(lái)無(wú)此奇。
目之所睹世有異,口不敢言人更知。
頃年喋血岷峨下,啟此厲階端自誰(shuí)。
種芋從今我田喜,漚麻卻得吾水滋。
中和薰蒸感瑞物,雪山增重陰云披。
昔人佳政喜傳授,便謂子產(chǎn)勝子皮。
江南諸子識(shí)我語(yǔ),帳下未忍驕群兒。
商山一曲似可作,出處恐笑山翁癡。
不如去學(xué)赤松子,掉舌三寸為帝師。
注釋參考
不如
不如 (bùrú)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(shuō)的 not up to;inferior to 天時(shí)不如地利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自以為不如?!稇?zhàn)國(guó)策·齊策》赤松子
(1).亦稱“ 赤誦子 ”、“ 赤松子輿 ”。相傳為上古時(shí)神仙,各家所載,其事互有異同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霸笚壢碎f事,欲從 赤松子 游耳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列仙傳》:“ 神農(nóng) 時(shí)雨師也,能入火zi{1-1}燒, 崑崙山 上隨風(fēng)雨上下也。”《淮南子·齊俗訓(xùn)》:“今夫 王喬 、 赤誦子 吹嘔呼吸,吐故納新?!?高誘 注:“ 赤誦子 , 上谷 人也,病癘入山,導(dǎo)引輕舉?!薄稘h書·古今人表》:“ 赤松子 , 帝嚳 師?!?宋 羅泌 《路史·馀論二·赤松石室》:“ 赤松子 者, 炎帝 之諸侯也,既耄,移老 襄城 ,家于石室……《神仙傳》云:‘ 赤松子 者,服水玉, 神農(nóng) 時(shí)為雨師,教 神農(nóng) 入火……而《列仙傳》有 赤松子輿 者,在 黃帝 時(shí)啖百草華,不穀,至 堯 時(shí)為木工,故傳謂 帝俈 師之。又云 堯 師之。而道亦有 黃帝 問(wèn) 赤松子 《中戒》等經(jīng),此 張良 所以愿從之游,非末代之?dāng)?shù)矣?!?明 何景明 《張良》詩(shī):“一遇 黃石公 ,還從 赤松子 。”
(2).相傳為 晉 代得道成仙的 皇初平 。據(jù) 晉 葛洪 《神仙傳》載: 丹溪 人 皇初平 十五歲時(shí)外出牧羊,被道士攜至 金華山 石室中,四十馀年不復(fù)念家。其兄 初起 行山尋索,歷年不得。后經(jīng)道士指引于山中見之。問(wèn)羊何在, 初平 叱白石成羊數(shù)萬(wàn)頭。 初起 乃棄家從 初平 學(xué)道,“共服松脂、茯苓,至五百歲,能坐在立亡,行於日中無(wú)影,而有童子之色。后乃俱還鄉(xiāng)里,親族死終略盡,乃復(fù)還去。 初平 改字為 赤松子 , 初起 改字為 魯班 ”。 宋 張淏 《云谷雜記》卷二引作“ 黃初平 ”,并云:“今 婺州 金華山 赤松觀 乃其飛昇之地。” 宋 羅泌 《路史·馀論二·赤松石室》:“ 酈氏 《水經(jīng)》亦謂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,zi{1-1}燒而化……乃 皇初平 爾, 初平 亦 赤松子 也?!?/p>
掉舌
(1).猶鼓舌。指游說(shuō),談?wù)f。語(yǔ)本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且 酈生 一士,伏軾掉三寸之舌,下 齊 七十餘城?!薄缎绿茣ぐ仃葌鳌罚骸?王承宗 以 常山 叛,朝廷厭兵, 耆 杖策詣 淮西 行營(yíng)謁 裴度 ,且言愿得天子一節(jié)馳入鎮(zhèn),可掉舌下之?!?清 張岱 《陶庵夢(mèng)憶·柳敬亭說(shuō)書》:“彼方掉舌,稍見下人呫嗶耳語(yǔ),聽者欠伸有倦色,輒不言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科諢》:“他日追及泉臺(tái),定有一番傾倒;必不作妒而欲殺之狀,向閻羅天子掉舌,排擠后來(lái)人也?!?/p>
(2).吐舌;蠕動(dòng)舌頭。 唐 元稹 《巴蛇》詩(shī)之一:“掉舌飜紅燄,盤身蹙白花?!?宋 惠洪 《東坡羹》詩(shī):“ 東坡 鐺內(nèi)相容攝,乞與饞禪掉舌尋?!?/p>
三寸
指舌?!端囄念惥邸肪硎咭?晉 張韓 《不用舌論》:“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,亦反初服而效神仙。”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舌賦》:“夫三端所貴,三寸著名。故微言傳乎往記,妙説表乎丹青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搆釁》:“他自負(fù)半世英豪,那見得一腔奇抱。爛斑三寸人前掉,電光閃爍皆傾倒。”
帝師
(1).帝王的老師?!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敖褚匀缟酁榈壅邘煟馊f(wàn)戶,位列侯,此布衣之極,於 良 足矣?!薄稘h書·朱云傳》:“至 成帝 時(shí),丞相故 安昌侯 張禹 以帝師位特進(jìn),甚尊重?!?唐 李咸用 《題陳處士山居》詩(shī):“樵童牧豎勞相問(wèn),巖穴從來(lái)出帝師?!?宋 范仲淹 《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》:“五世食 韓 ,并為正卿,厥生帝師,首造大 漢 ?!?/p>
(2). 元 僧官名。 元 制,皇帝即位初,例從梵僧受佛戒,故歷朝皆尊一僧為帝師。帝師兼領(lǐng)宣政院,管理全國(guó)佛教和藏族地區(qū)政教事務(wù)?!对贰な雷婕o(jì)一》:“以梵僧 八合思八 為帝師,授以玉印,統(tǒng)釋教。”參閱《元史·釋老傳·八思巴》。
(3).古星名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五諸侯五星,在東井北……一曰帝師,二曰帝友,三曰三公,四曰博士,五曰太史?!?/p>
李石名句,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像素小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