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定中聞蟋蟀,鶴從棲處掛獼猴
出自唐代賈島《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》:
峰前峰后寺新秋,絕頂高窗見沃洲。
人在定中聞蟋蟀,鶴從棲處掛獼猴。
山鐘夜渡空江水,汀月寒生古石樓。
心憶懸帆身未遂,謝公此地昔年游。
注釋參考
蟋蟀
蟋蟀 (xīshuài) 蟋蟀科的跳躍昆蟲的通稱,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發(fā)出唧唧聲而著稱。觸角較身軀為長 cricket棲處
棲居,寄居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習(xí)禪·釋慧嵬》:“釋 慧嵬 不知何許人,止 長安 大寺,戒行澄潔,多棲處山谷,修禪定之業(yè)?!?/p>
寄居的地方。 唐 章孝標(biāo) 《歸燕詞辭工部侍郎》詩:“連云大廈無棲處,更望誰家門戶飛。”
獼猴
哺乳動(dòng)物。猴的一種。上身皮毛灰褐色;腰部以下橙黃色,有光澤;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;面部微紅,兩頰有頰囊;臀部有紅色臀疣。群居山林中,喧嘩好鬧。以野果、野菜等為食物。 漢 淮南小山 《招隱士》:“獼猴兮熊羆,慕類兮以悲?!?唐 白居易 《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》:“獼猴看櫪馬,鸚鵡喚家人?!?魯迅 《墳·人之歷史》:“ 中國 邇?nèi)眨M(jìn)化之語,幾成常言,喜新者憑以麗其辭,而篤故者則病儕人類於獼猴?!?/p>
賈島名句,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