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希鄂《汩羅廟》:
懷沙一死固堪傷,千載修名實(shí)未亡。
舉國無人君不悟,斯文有幸日爭光。
讒言枉以艾蕭惡,正論終歸蘭芷香。
解印欲辭羅水去,只傾羅水奠離觴。
注釋參考
讒言
讒言 (chányán) 誹謗或挑撥離間的話 calumny;slanderous talk 不可輕信讒言艾蕭
即艾蒿。臭草。亦以比喻小人。 明 劉基 《燕歌行》:“瓊田瑤草芟蒭蕘,江蘺澤蘭成艾蕭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白骨青灰長艾蕭,桃花扇底送南朝?!?劉師培 《文說·宗騷篇》:“帝子無聞,悵艾蕭之當(dāng)戶;黨人不亮,悲椒榝之當(dāng)帷?!眳⒁姟?艾蒿 ”。
正論
(1).謂正直地議論事情。《漢書·夏侯勝傳》:“人臣之誼,宜直言正論,非茍阿意順指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進(jìn)則切辭正論,攻過箴闕?!薄肚貋懔鶉皆挕肪碇校骸坝芳m是察非,臺諫中書忠言正論?!?/p>
(2).正確合理的言論。 宋 葉適 《祭黃尚書文》:“公存匪石,終始根柢;常扶正論,獨(dú)引大體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四五回:“你這個自是正論。然而我看他們化的錢,實(shí)在寃枉得可笑!” 茅盾 《雜感二題》:“這是客觀的看法,也是適時的正論。”
終歸
終歸 (zhōngguī) 到底;畢竟 after all;in the end 他們終歸還是決定從陸路走蘭芷
蘭草與白芷。皆香草?!冻o·離騷》:“蘭芷變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為茅。” 王逸 注:“言蘭芷之草,變易其體而不復(fù)香?!薄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疤m芷芎藭棄於廣野,蒿蕭成林,使君子退而不顯眾,公等是也。” 唐 沉佺期 《別侍御嚴(yán)凝》詩:“靜言芟枳棘,慎勿傷蘭芷。” 宋 柳永 《如魚水》詞之一:“乍雨過,蘭芷汀洲,望中依約 瀟湘 。”
趙希鄂名句,汩羅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