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協(xié)《和韓子文五首》:
誰人解遣醉時醒,始變鳴禽第一聲。
似向幽人催蠟屐,水邊沙際看春生。
注釋參考
誰人
何人;哪一個?!秴问洗呵铩べF信》:“凡人主必信。信而又信,誰人不親?” 唐 王建 《簇蠶辭》:“已聞鄉(xiāng)里催織作,去與誰人身上著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斷了此事,自家道:‘此等鋤強扶弱的事,不是我,誰人肯做?’”川劇《五臺會兄》:“ 楊延德 :謹遵師命。(內(nèi)馬叫)師父! 五臺山 清靜的禪院,誰人的馬叫?”
解遣
(1).猶押送?!稌x書·樂廣傳》:“司隸校尉 滿奮 敕 河南 中部收縛拜者送獄, 廣 即便解遣。”
(2).遣散?!蛾悤じ咦婕o下》:“近所募義軍,本擬西寇,竝宜解遣,留家附業(yè)?!?/p>
鳴禽
鳴禽 (míngqín) songbird 先天就有或后來學得有鳴歌能力的鳥 鳥的一類,叫聲悅耳,如伯勞、畫眉、黃鸝等第一聲
指普通話陰平、陽平、上、去四類字調(diào)中的陰平聲。如“哀”“方”“肌”“秧”等字調(diào)為第一聲。
曾協(xié)名句,和韓子文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