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影長松下,洗耳清溪潯
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劉折父為吳子才索賦云山燕居》:
燕居適所息,非懷傲世心。
白云自舒卷,青山無古今。
中有動靜機(jī),杳眇諧素襟。
以時(shí)為出處,懷人撫瑤琴。
平生披短褐,時(shí)來或華簪。
世論倘不合,矢口不如喑。
避影長松下,洗耳清溪潯。
慎勿出云外,黃塵三尺深。
注釋參考
避影
(1).避開身影。《莊子·天道》:“ 士成綺 鴈行避影,履行遂進(jìn),而問修身若何?” 曹礎(chǔ)基 注:“避影,像要避開自己的影子一樣側(cè)著身體?!?/p>
(2).避匿形影。 唐 竇參 《湖上閑居》詩:“避影將息陰,自然知音稀?!?明 袁宏道 《管東溟》:“而猜嫌忽至,謗議遂成,足下深居避影,不肖亦望岫息心?!?/p>
長松
藥草名。服之可黑須發(fā)。 宋 蘇軾 《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?zhí)煊X》詩之一:“莫道長松浪得名,能教覆額兩眉青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一·長松》:“長松生古松下,根色如薺苨,長三五寸,味甘微苦,類人參,清香可愛。按 張?zhí)煊X 《文集》云: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,患大風(fēng),眉髮俱墮,哀苦不堪。忽遇異人,教服長松,示其形狀。 明 採服之,旬餘毛髮俱生,顏色如故。”
洗耳
(1).表示厭聞污濁之聲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“古之賢士,何獨(dú)不然” 漢 趙岐 注:“樂道守志,若 許由 洗耳,可謂忘人之勢矣?!?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許由》:“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……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陽, 箕山 之下,終身無經(jīng)天下色。 堯 又召為九州長, 由 不欲聞之,洗耳於 潁水 濱?!?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十:“﹝ 李建勛 ﹞嘗畜一玉磬,尺餘,以沉香節(jié)安柄,叩之,聲極清越??陀姓劶扳字Z者,則擊玉磬數(shù)聲於耳??突騿栔?,對曰:‘聊代洗耳?!?清 顧炎武 《寄次耕時(shí)被薦在燕中》詩:“洗耳 苕水 濱,叩舷歌《採菱》?!?/p>
(2).形容專心地、恭敬地傾聽。 宋 王邁 《送族侄千里歸漳浦》詩:“洗耳候凱音,嘉節(jié)迫吹帽。” 元 周權(quán) 《秋霽》詩:“酒醒誰鼓《松風(fēng)操》,炷罷爐熏洗耳聽?!?清 李漁 《巧團(tuán)圓·得妻》:“如今細(xì)説一番,待小生洗耳聽者?!?/p>
戴復(fù)古名句,劉折父為吳子才索賦云山燕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