吁嗟石司徒,知子良不愚
出自元代楊維楨《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二》:
知子右司徒,分材靳齊奴。
諸仲財(cái)不如,財(cái)窮東市誅。
吁嗟石司徒,知子良不愚。
注釋參考
吁嗟
(1).嘆詞。表示憂傷或有所感?!冻o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誰知吾之廉貞?!薄段倪x·謝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詩>》:“平生仰令圖,吁嗟命不淑?!?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韓詩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辭也?!?陳毅 《感事書懷》詩:“吁嗟我與汝,滄海之一粟?!?/p>
(2).嘆詞。表示贊美。 明 黃溥 《閑中今古錄》:“至今兒孫主沙漠,吁嗟 趙 氏何其??!” 清 黃遵憲 《紀(jì)事》詩:“吁嗟 華盛頓 ,及今百年矣?!?/p>
(3).哀嘆;嘆息?!犊鬃蛹艺Z·執(zhí)轡》:“民惡其殘虐,莫不吁嗟。”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救邊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為虧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樂交煎勿底涯?!薄都魺粜略挕で锵阃び洝罚骸芭踵狄秩?,不能致辭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長(zhǎng)嘆一聲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。”
司徒
(1).官名。相傳 少昊 始置, 唐 虞 因之。 周 時(shí)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國(guó)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 漢哀帝 元壽 二年,改丞相為大司徒,與大司馬、大司空并列三公。 東漢 時(shí)改稱司徒。歷代因之, 明 廢。后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。 明 伊耕 《春懷》詩:“轉(zhuǎn)輸坐見司徒急,經(jīng)略親看相國(guó)行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樹東林之幟;選詩 云間 ,征文 白下 ,新登復(fù)社之壇。” 王季思 注:“父名 恂 ,官至戶部尚書。這職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,因此稱他作司徒?!眳㈤啞锻ㄖ尽ぢ毠俣?、《續(xù)通典·職官二》。
(2).復(fù)姓。 五代 時(shí)有 司徒詡 。見《舊五代史·周書》本傳。
楊維楨名句,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