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被檄出城》:
引卻東風(fēng)觱栗聲,竹輿如半作春行。
山中祗怪天能窄,棧外方知地本平。
黔袂煉{上艸下都}斜屋小,黃纓淘礦亂砂明。
終年一飽難如許,愧爾爐熏管送迎。
注釋參考
引卻
退卻?!缎绿茣だ罟忮鰝鳌罚骸?抱玉 出奇兵夾擊,俘虜過當(dāng),賊帥 周摯 引卻。”
東風(fēng)
東風(fēng) (dōngfēng) 從東方吹來的風(fēng) easterly 小樓昨夜又東風(fēng)?!咸啤?李煜《虞美人》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(shì) driving force of revolution 東風(fēng)吹向天地外,蕩盡人間群魔妖。——《天安門詩八首》觱栗
(1).即觱篥。 唐 馮翊 《桂苑叢談·賞心亭》:“一日公召 陶 同游,問及往日蘆管之事……其管絶微,每於一觱栗管中常容三管也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壽青溪三老序》:“乃為詩寄之,有云:‘風(fēng)緊黃云新觱栗,月明青草舊琵琶?!眳⒁姟?觱篥 ”。
(2).箏的一種。長(zhǎng)離的別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音樂·箏》:“《類山》:長(zhǎng)離,箏名。 武夷山 謝英妃 撫長(zhǎng)離。又長(zhǎng)離一云觱栗?!?/p>
(3). 宋 時(shí)對(duì)道士的俗稱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優(yōu)語》:“內(nèi)宴日,參軍四筵張樂,胥輩請(qǐng)僉文書,參軍怒曰:‘我方聽觱栗,可少緩?!?qǐng)至三四,其答如前。胥擊其首曰:‘甚事不被觱栗壞了?!w是俗呼黃冠為觱栗也?!?/p>
竹輿
竹轎?!稘h書·嚴(yán)助傳》“輿轎而隃領(lǐng)”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:“今竹輿車也, 江 表作竹輿以行是也?!?宋 陳淵 《過崇仁暮宿山寺書事》詩:“驛路泥涂一尺深,竹輿高下歷千岑?!?元 方回 《歲除夜過白土市四十韻》:“ 江 南舊行役,兩夫肩竹輿?!?/p>
洪咨夔名句,被檄出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