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豐《送曹伯高二首》:
絳帳橫經(jīng)后,青燈曲幾前。
酒杯閒留坐,茶碗幾忘眠。
虛受口三益,平反詩十愆。
未闌賓主意,相約更明年。
注釋參考
虛受
(1).虛心接受。語本《易·咸》:“山上有澤,咸。君子以虛受人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君子以虛受人者,君子法此《咸》卦,下山上澤,故能空虛其懷,不自有實(shí),受納於物,無所棄遺?!?南朝 梁 沉約 《為南郡王侍皇太子釋奠宴》詩之二:“義重師匡,業(yè)貴虛受?!?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規(guī)諫》:“﹝ 張玄素 謂 太宗 曰:﹞臣觀自古已來,未有如 隋 室喪亂之甚,豈非其君自專,其法日亂!向使君虛受於上,臣弼違於下,豈至於此?!?宋 范仲淹 《從諫如流賦》:“所以明虛受之功,所以得上善之旨。及霤之士,雖濡首而何傷;補(bǔ)袞之臣,思澣衣而可美?!?/p>
(2).謂無德才而接受官位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夫論德而授官者,成功之君也;量能而受爵者,畢命之臣也。故君無虛授,臣無虛受。虛授謂之謬舉,虛受謂之尸祿?!?/p>
三益
(1).謂直、諒、多聞。語本《論語·季氏》:“ 孔子 曰: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?!薄逗鬂h書·馮衍傳下》:“臣自惟無三益之才,不敢處三損之地?!?晉 慧遠(yuǎn) 《廬山東林雜詩》:“妙同趣自均,一悟超三益?!?宋 蘇軾 《除呂公著守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制》:“朕重失此三益之友,而閔勞以萬幾之煩?!?/p>
(2).借指良友。 晉 摯虞 《答杜育》詩:“賴茲三益,如琢如切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》之二二:“素心正如此,開徑望三益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》詩:“風(fēng)物稍佳時(shí),把酒會三益。”
(3).指梅、竹、石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五:“ 東坡 贊 文與可 梅竹石云:‘梅寒而秀,竹瘦而壽,石丑而文,是為三益之友?!?/p>
平反
平反 (píngfǎn) 把判錯(cuò)的案件或做錯(cuò)的政治結(jié)論改正過來 depurge;redress (a mishandled case)十愆
十種罪愆。詳“ 三風(fēng)十愆 ”。
曾豐名句,送曹伯高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