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何遜《擬輕薄篇》:
城東美少年。
重身輕萬億。
柘彈隋珠丸。
白馬黃金飾。
長安九逵上。
青槐蔭道植。
轂擊晨已喧。
肩排暝不息。
走狗通西望。
牽牛亙南直。
相期百戲旁。
去來三市側(cè)。
象床杳繡被。
玉盤傳綺食。
倡女掩扇歌。
小婦。
開簾織。
相看獨(dú)隱笑。
見人還斂色。
黃鶴悲故羣。
山枝詠新識。
烏飛過客盡。
雀聚行龍匿。
酌羽方厭厭。
此時(shí)歡未極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九逵
(1).四通八達(dá)的大道?!度o黃圖·都城十二門》:“ 長安城 面三門,四面十二門,皆通達(dá)九逵,以相經(jīng)緯。”后多指京城的大路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擬輕薄篇》:“ 長安 九逵上,青槐蔭道植?!?唐 張說 《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(zèng)答》詩:“紫綬拂三寺,朱門臨九逵?!薄赌鹾;ā返谑寤兀骸罢?zhèn)€九逵無禁,錦衫交飛,萬戶初開,歌鐘互答?!?/p>
(2).泛指大路。 清 趙翼 《題稚存萬里荷戈集》詩:“狂風(fēng)捲石落半嶺,堅(jiān)冰鑿梯通九逵?!?/p>
何遜名句,擬輕薄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尖峰競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