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李泰伯歸建昌》:
推天以知命,自古豈不然。
桓魋及臧倉,嘗毀圣與賢。
后人何蹈之,其事實好還。
君居麻源谷,學禮如鄭玄。
聲名久已大,籍籍四海傳。
昨因丞相舉,便謂升云煙。
朅來太學館,食貧向三年。
忽懷枌榆下,歸思獨綿綿。
得告許暫注,落莫求楚船。
捋髯滄江上,仰看饑飛鳶。
誰識鵷雛志,閑誦莊叟篇。
喜問里中兒,重到舊林泉。
洗蕩俗塵垢,焚烈跨馬韉。
不向世路去,徒取愁腸煎。
雞豚粗可養(yǎng),禾黍亦足田。
不慚莎衣蟲,以葉自包纏。
及其飽滿時,曷異冠貂蟬。
君意我強寫,雖慕何由緣。
注釋參考
由緣
(1).緣故?!段簳ぢ箰儌鳌罚骸癌z 鹿悆 ﹞仍敘由緣, 景儁 便記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五二:“ 度 驚曰:‘汝那得 蓬萊 道人書喚我歸耶?’乃説由緣,又將鉢與之?!?/p>
(2).機緣。 唐 獨孤及 《自東都還濠州奉酬王八諫議見贈》詩:“二華舊游如夢想,他時再會何由緣。” 宋 陸游 《別曾學士》詩:“起坐三嘆息,欲見無由緣。” 清 劉大櫆 《<楊黃在文集>序》:“先生數(shù)為余言 楊君 ,余心慕焉,而無由緣見也?!?/p>
(3).從循。 晉 陶潛 《雜詩》之九:“慷慨思南歸,路遐無由緣?!?唐 顧況 《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》詩:“出門多岐路,命駕無由緣?!?/p>
梅堯臣名句,送李泰伯歸建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