吁嗟君子遭亂邦,舍此未知何處去
出自宋代李覯《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并名公所贈詩序》:
佛繇西域漸中土,欲使群心皆鼓舞。
若顓梵語及胡書,昧者雖從明孰與。
其徒往往多材能,暗結(jié)時賢為外助。
遠(yuǎn)公自昔來廬山,夸逞蓮花邀社侶。
吁嗟君子遭亂邦,舍此未知何處去。
邇來一行善記覽,齧破乾坤錄歷數(shù)。
或攻文苑掠芬香,辭則貫休筆懷素。
其馀曲藝與小詩,布在人間難悉數(shù)。
賢豪大抵多憐才,引致門墻無齟齬。
其人既重法亦尊,羽翼大成根本固。
我緣山谷見不遠(yuǎn),緇褐憧憧盡愚魯。
坐量此去有黨衰,纖縞焉能拒強駑。
去年有使自番陽,手籍一函來我所。
發(fā)函乃是緣概書,千字滿前云縷縷。
眾人飽食已用心,欲噍伯英肥美處。
當(dāng)時名士嘉其能,長序短篇聯(lián)繡組。
因思幅員千萬里,如師之能更幾許。
以儒輔釋日益多,何恤區(qū)區(qū)一韓愈。
注釋參考
吁嗟
(1).嘆詞。表示憂傷或有所感。《楚辭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誰知吾之廉貞?!薄段倪x·謝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詩>》:“平生仰令圖,吁嗟命不淑?!?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韓詩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辭也。” 陳毅 《感事書懷》詩:“吁嗟我與汝,滄海之一粟?!?/p>
(2).嘆詞。表示贊美。 明 黃溥 《閑中今古錄》:“至今兒孫主沙漠,吁嗟 趙 氏何其隆!” 清 黃遵憲 《紀(jì)事》詩:“吁嗟 華盛頓 ,及今百年矣?!?/p>
(3).哀嘆;嘆息?!犊鬃蛹艺Z·執(zhí)轡》:“民惡其殘虐,莫不吁嗟?!?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救邊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為虧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樂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燈新話·秋香亭記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辭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長嘆一聲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。”
君子
君子 (jūnzǐ) 對統(tǒng)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gentleman 彼君子兮?!对姟の猴L(fēng)·伐檀》 君子不齒?!啤?韓愈《師說》 君子寡欲?!抉R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君子多欲。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不亦君子乎。——《論語》 君子有不戰(zhàn)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 君子博學(xué)?!盾髯印駥W(xué)》 花之君子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 對別人的尊稱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書敘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君子登山。——明· 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 同社諸君子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君子之后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亂邦
(1).危害國家。《易·師》:“小人勿用,必亂邦也?!?/p>
(2).動亂的國家?!墩撜Z·泰伯》:“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?!薄度浴は侣浴罚骸半m窮不處亡國之位,雖貧不食亂邦之粟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李覯名句,答緣概師見示草書千字文并名公所贈詩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