憶昨淳熙謹萬微,再登耆哲貳繁機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參政李秀叔挽詞二首》:
憶昨淳熙謹萬微,再登耆哲貳繁機。
謀猷入告宸心沃,俊刈旁招物望歸。
惠斂十連遺愛遠,年開九秩近臣稀。
全名備福公何憾,念舊傷情涕自揮。
注釋參考
淳熙
亦作“湻熙”。淳正熙洽。 唐 李商隱 《韓碑》詩:“嗚呼圣皇及圣相,相與烜赫流淳熙?!?宋 范仲淹 《體仁足以長人賦》:“君非仁,則曷享於推戴;人非長,則寧致於淳熙?” 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下》:“若大臣身任封疆,不能使地方日有起色、風俗日見湻熙,何以膺節(jié)鉞而無愧乎?”
萬微
(1).猶萬幾。 宋 范仲淹 《上張侍郎啟》:“參萬微之景業(yè),升九序之康歌?!?宋 蘇轍 《謝入伏早出狀》之二:“臣等猥以一介,獲覽萬微?!眳⒁姟?萬幾 ”。
(2).指萬物變化之跡兆。 明 劉基 《擬連珠》之二一:“蓋聞制萬變者在乎專,察萬微者在乎定?!?/p>
耆哲
老成賢達之人。 宋 歐陽修 《回文相公服除遷侍中移判永興書》:“從容話言,固多仁者之利;體貌耆哲,是惟先帝之臣。”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二:“ 晁以道 聞 劉器之 喪,謂賓客曰:‘耆哲凋喪殆盡,緩急將奈何!’” 宋 李綱 《論淮西軍變札子》:“採耆哲之言而勿偏聽,四也?!?/p>
周必大名句,參政李秀叔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