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臘月》
今冬少霜雪,臘月厭重裘。
漸動園林興,頓寬薪炭憂。
山陂泉脈活,村市柳枝柔。
春餅吾何患,嘉蔬日可求。
注釋參考
山陂
(1).山坡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痛火正之無懷兮,託山陂以孤魂?!?宋 張耒 《歲暮書事》詩:“牛羊已歸去,殘照滿山陂?!?/p>
(2).泛指山和水?!段倪x·古詩<冉冉孤生竹>》:“千里遠結婚,悠悠隔山陂?!?呂向 注:“陂,水也?!?/p>
(3).山間水池;水岸。 唐 儲光羲 《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》詩:“凄風披田原,橫污溢山陂?!?宋 陳與義 《自黃巖縣舟行入臺州》詩:“莽莽蒼波兼宿霧,紛紛白鷺落山陂?!?/p>
泉脈
地下伏流的泉水。類似人體脈絡,故稱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賦貧民田》詩:“察壤見泉脈,覘星視農正?!?唐 王維 《春中田園作》詩:“持斧伐遠揚,荷鋤覘泉脈?!?宋 梅堯臣 《汝州后池聽水》詩:“春水泉脈動,分巖臨澗源?!?清 魏源 《太行諸谷》詩之四:“土潤泉脈肥,木落峯容瘦?!?/p>
村市
猶村鎮(zhèn)。 唐 白居易 《望亭驛酬別周判官》詩:“燈火穿村市,笙歌上驛樓?!?元 鮮于必仁 《普天樂·山寺晴嵐》曲:“依依村市,簇簇人家,小橋流水間,古木疎煙下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九:“且兵力以保城為急,則村市已被虔劉,以保 荊 襄 為急?!?/p>
柳枝
(1).柳樹的枝條。 唐 岑參 《送懷州吳別駕》詩:“ 灞上 柳枝黃,壚頭酒正香?!?元 貫云石 《殿前歡》曲:“夜啼烏,柳枝和月翠扶疎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不期這一哭,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棲鴉,一聞此聲,俱‘忒楞楞’飛起遠避,不忍再聽?!?巴金 《抹布集·第二的母親》:“白的衣服、紅的凈水瓶、綠的柳枝,我都記得很清楚?!?/p>
(2).古樂府曲調名。又稱《楊柳枝》。 后蜀 何光遠 《鑒誡錄·亡國音》:“《柳枝》者,亡 隋 之曲。 煬帝 將幸 江都 ,開 汴河 ,種柳……有是曲也。” 宋 張先 《武陵春》詞:“看著嬌妝聽《柳枝》,人意覺春歸。”
(3).詞調名。又稱《楊柳枝》。蓋由樂府橫吹曲《折揚柳》演變而來。有三體:(1)單調,二十八字,四句,句七字。平韻。形似七言絕句,聲律較靈活,平仄不拘定。 前蜀 牛嶠 《柳枝》詞五首即用此調。(2)雙調,四十字。上、下片各以七、三、七、三字為句。平韻。 前蜀 張泌 《柳枝》詞即三、七、三字為句,共三十二實字;另在第一、二、四句之下各加和聲(亦稱“ 和歌 ”)“柳枝”,共十二虛字,合為四十四字。參閱 清 萬樹 《詞律》卷一。
(4).詞曲歌唱時的和聲,無義。 宋 朱敦儒 《柳枝》詞:“ 江 南岸(柳枝), 江 北岸(柳枝),折送行人無盡時,恨分離(柳枝)。酒一杯(柳枝),淚雙垂(柳枝),君到 長安 百事違,幾時歸(柳枝)!”
(5).侍姬名。 唐 韓愈 侍姬之名。 宋 陳師道 《后山詩話》:“﹝ 韓愈 ﹞老有二妓,號 絳桃 、 柳枝 ?!?/p>
(6).侍姬名。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蠻 善舞,腰似柳枝, 樊素 善歌《楊柳枝》,因以為兩人的昵稱。 唐 白居易 《別柳枝》詩:“兩枝楊柳小樓中,嫋娜多年伴醉翁。明日放歸歸去后,世間應不要春風!” 唐 白居易 《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》詩:“往年江外拋 桃葉 ,去歲樓中別 柳枝 。”自注:“ 樊 蠻 也?!?/p>
陸游名句,臘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