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過高郵寄孫君孚》:
過淮風(fēng)氣清,一洗塵埃容。
水木漸幽茂,菰蒲雜游龍。
可憐夜合花,青枝散紅茸。
美人游不歸,一笑當(dāng)誰供。
故園在何處,已偃手種松。
我行忽失路,歸夢山千重。
聞君有負(fù)郭,二頃收橫從。
卷野畢秋獲,殷床聞夜舂。
樂哉何所憂,社酒粥面醲。
宦游豈不好,毋令到千鐘。
注釋參考
何所
何處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(jì)》:“人皆以為不治產(chǎn)業(yè)而饒給,又不知其何所人?!?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處處?!?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聽我語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
社酒
舊時于春秋社日祭祀土神,飲酒慶賀,稱所備之酒為社酒。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秋社》:“八月秋社,各以社糕、社酒相賫送貴戚?!?宋 陸游 《春社》詩:“社肉如林社酒濃,鄉(xiāng)鄰羅拜祝年豐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席允來山居》詩:“社酒已濃茶已熟,客來長繫五湖船。”
粥面
濃茶或醇酒表面所凝結(jié)的薄膜,以其狀如粥膜,故稱粥面。 宋 宋子安 《東溪試茶錄·壑源》:“其茶甘香特勝,近焙受水,則渾然色重,粥面無澤。” 宋 蘇軾 《過高郵寄孫君孚》詩:“樂哉何所憂,社酒粥面醲?!?/p>
蘇軾名句,過高郵寄孫君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