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龍渡江念幽遠(yuǎn),賜之貢額令選充
出自宋代度正《送張義立制干赴闕探韻得東字》:
皇家科目周家同,三歲大比羅英雄。
六龍渡江念幽遠(yuǎn),賜之貢額令選充。
載戢干戈講經(jīng)藝,詩書比屋陶儒風(fēng)。
堂堂衛(wèi)公千人杰,振鬣長鳴萬馬空。
一時(shí)諸老皆斂避,束帶廊廟熙群工。
地靈育秀殊未已,有偉男子如衛(wèi)公。
龍門逸步已突兀,鳳穴神彩尤昭融。
襟懷灑落志慷慨,風(fēng)格俊爽材疏通。
源泉混混回倒海,力量恢恢扶頹嵩。
幾年名震動(dòng)旒冕,一日詔下來旌弓。
天之降材要有用,士之用世良無窮。
蕭曹事業(yè)皆土苴,堯舜規(guī)摹宜磨礲。
支持大廈要梁棟,努力自愛毋匆匆。
注釋參考
六龍
(1).謂《易》乾卦的六爻?!兑住で罚骸按竺鹘K始,六位時(shí)成,時(shí)乘六龍以御天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乾元乃統(tǒng)天之義,言乾之為德,以依時(shí)乘駕六爻之陽氣,以控御於天體。六龍即六位之龍也;以所居上下言之,謂之六位也。”
(2).指太陽。神話傳說日神乘車,駕以六龍, 羲和 為御者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遠(yuǎn)游》:“貫澒?jié)饕詵|朅兮,維六龍於扶桑?!?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:“六龍安可頓,運(yùn)流有代謝。時(shí)變感人思,已秋復(fù)愿夏?!?宋 王安石 《休假大佛寺》詩:“六龍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” 明 薛蕙 《效阮公詠懷》:“六龍匿西山,蒙汜揚(yáng)頽波?!?/p>
(3).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,馬八尺稱龍,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。 漢 劉歆 《述初賦》:“揔六龍於駟房兮,奉華蓋於帝側(cè)?!?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四:“誰道君王行路難,六龍西幸萬人歡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金鰲山》:“少焉,千乘萬騎畢集,始知為六龍臨幸?!?吳梅 《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》詩:“六龍?jiān)笋v云車,何處重尋帝子家?!?/p>
(4).六兄弟的美稱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后賢志》:“ 宓 六子,皆英挺逸秀,號(hào)曰六龍。”《晉書·溫羨傳》:“父 恭 , 濟(jì)南 太守,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,號(hào)曰六龍?!薄稌x書·卞壸傳》:“父 粹 ,以清辯鑒察稱。兄弟六人并登宰府,世稱 卞氏 六龍?!?/p>
渡江
使用船舶、竹筏等工具橫穿江河。幽遠(yuǎn)
(1).深遠(yuǎn)?!肚f子·山木》:“彼其道幽遠(yuǎn)而無人,吾誰與為鄰?”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:“神明幽遠(yuǎn),冥鑒在茲?!薄睹魇贰ず顐鳌罚骸皫熞阎链?,庸可緩乎?且天道幽遠(yuǎn),山澤之氣變態(tài)無常,何足徵也?!?/p>
(2).指幽居草野之士。《后漢書·魯丕傳》:“陛下既廣納謇謇以開四聰,無令芻蕘以言得罪;既顯巖穴以求仁賢,無使幽遠(yuǎn)獨(dú)有遺失?!?宋 司馬光 《交趾獻(xiàn)奇獸賦》:“善有可旌,無間於幽遠(yuǎn);言有可采,不棄於微陋?!?/p>
度正名句,送張義立制干赴闕探韻得東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簡約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