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韓非及后人《韓非子·主道》:
摘自《韓非子·主道》
解釋:看見就好像沒看見,聽到好像沒聽到,知道好像不知道。
原文摘要:
漻乎莫得其所。明君無為于上,君臣竦懼乎下。明君之道,使智者盡其慮,而君因以斷事,故君不躬于智;賢者勑其材,君因而任之,故君不躬于能;有功則君有其賢,有過則臣任其罪,故君不躬于名。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,不智而為智者正。臣有其勞,君有其成功,此之謂賢主之經(jīng)也。道在不可見,用在不可知君;虛靜無事,以暗見疵。見而不見,聞而不聞,知而不知。知其言以往,勿變勿更,以參合閱焉。官有一人,勿令通言,則萬物皆盡。函掩其跡,匿有端,下不能原;去其智,絕其能,下不能意。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,謹(jǐn)執(zhí)其柄而固握之。絕其望,破其意,毋使人欲之,不謹(jǐn)其閉,不固其門,虎乃將在。不慎其事,不掩其情,賊乃將生。弒其主,代其所,人莫不與,故謂之虎。處其主之側(cè)為奸臣
注釋參考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韓非及后人名句,韓非子·主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