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再次韻答余司理》:
雨來不后晴不遲,今晴昔雨皆可詩。
自憐老去才易盡,平日尚有黃絹辭。
挑燈初聽鼕鼕鼓,南風(fēng)收盡檐間雨。
麥根既潤燥乃宜,此事時(shí)傳老農(nóng)語。
人家屋脊黃云中,南村北村歡笑同。
定知老子喜欲舞,鼎來騷客爭奏功。
詩人例天肯土血,浩然不逢李賀疾。
宿羽纏結(jié)我未脫,前身永思今次律。
君亦妙巧戕其天,低摧與我皆可憐。
經(jīng)篇嚴(yán)密更開托,卻須編入襄陽樂。
注釋參考
挑燈
撥動(dòng)燈火,點(diǎn)燈。亦指在燈下。 唐 岑參 《邯鄲客舍歌》:“ 邯鄲 女兒夜沽酒,對客挑燈夸數(shù)錢。” 宋 秦觀 《次韻公闢聞角有感》:“秉燭何人猶把盞,挑燈有女正穿針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讓產(chǎn)立高名》:“那 許武 日則躬率童僕,耕田種圃,夜則挑燈讀書?!?秦牧 《藝海拾貝·鮮荔枝和干荔枝》:“如果我們在夜里挑燈閑談,是可以談它整個(gè)晚上的?!?/p>
鼕鼕鼓
街鼓的俗稱。 唐 時(shí)設(shè)置在京城街道的警夜鼓?!缎绿茣ゑR周傳》:“先是,京師晨暮傳呼以警眾,后置鼓代之,俗曰‘鼕鼕鼓’?!?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上:“京師街衢置鼓於小樓之上,以警昏曉。 太宗 時(shí),命 張公 洎 製坊名,列牌於樓上。按 唐 馬周 始建議置鼕鼕鼓,惟兩京有之。后 北都 亦有鼕鼕鼓,是則京都之制也?!?/p>
南風(fēng)
南風(fēng) (nánfēng) 從南邊吹來的風(fēng) souther;south wind陳造名句,再次韻答余司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