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舒岳祥《罪言》:
匪兕匪虎吾道非,鸜之鵒之侯不歸。
山南山北靡有定,瀼東瀼西生計(jì)微。
頹墻宿莽露泥泥,荒田野菊秋菲菲。
和止安息,我行安之。
噫吁嘻!過(guò)殷墟兮麥漸漸,覽周原兮黍離離。
黍麥之秀,黍麥之有。
無(wú)麥無(wú)禾,不耕胡取。
白骨兮成豀,膏肉兮成泥。
已焉哉!想自古之如彼,匪斯今之可哀。
死莫懲於既往,生胡保其將來(lái)。
東溟之濱,相奪相攘。
殺{1*1}人填海,浩浩不盈。
輪回報(bào)復(fù),此死彼生。
天假手於王師,使盡殪於秦坑。
痛臨淵而一吊,悲萬(wàn)古之茫茫。
注釋參考
白骨
(1).尸骨;枯骨?!秶?guó)語(yǔ)·吳語(yǔ)》:“君王之於 越 也,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非鞅》:“故 扁鵲 不能肉白骨, 微 箕 不能存亡國(guó)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兵車行》:“君不見(jiàn) 青海 頭,古來(lái)白骨無(wú)人收?!?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話》卷四:“赤手挽銀河,公自大名垂宇宙;青山埋白骨,我來(lái)何處弔英賢!”《文匯報(bào)》1983.8.14:“蒼松掩不住白骨,紅巖染透了鮮血?!?/p>
(2).泛指死人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刀筆舞聞,曲相開脫,遂使兇殘漏網(wǎng),白骨沉寃?!?/p>
(3).白色果核或樹干。 晉 顧微 《廣州記》:“益智葉如襄荷,莖如竹箭,子從心中出,一枝有十子,內(nèi)白骨四。破去之,取外皮,蜜煮為粽子,味辛。”《爾雅翼·釋木一》:“梧者,植物之多陰最可玩者,青皮而白骨,似青桐而多子。”
膏肉
泛指脂肉?!读凶印珕?wèn)》:“﹝ 夸父 ﹞渴而死,棄其杖,尸膏肉所浸,生鄧林?!?明 王世貞 《金魚賦》:“揚(yáng)鬐甲兮恣膏肉, 龍伯 逝兮緡不屬?!?/p>
舒岳祥名句,罪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