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洛陽牡丹圖》:
洛陽地脈花最宜,牡丹尤為天下奇。
我昔所記數(shù)十種,於今十年半忘之。
開圖若見故人面,其間數(shù)種昔未窺。
客言近歲花特異,往往變出呈新枝。
洛人驚夸立名字,買種不復(fù)論家貲。
比新較舊難優(yōu)劣,爭先擅價各一時。
當(dāng)時絕品可數(shù)者,魏紅窈窕姚黃妃。
壽安細葉開尚少,朱砂玉版人未知。
傳聞千葉昔未有,只從左紫名初驅(qū)。
四十年間花百變,最花最好潛溪緋。
今花雖新我未識,未信與舊誰妍媸。
當(dāng)時所見已云絕,豈有更好此可疑。
古稱天下無正色,但恐世好隨時移。
鞓紅鶴翎豈不美,斂色如避新來姬。
何況遠說蘇與賀,有類異世夸嬙施。
造化無情宜一概,偏此著意何其私。
又疑人心愈巧偽,天欲斗巧窮精微。
不然元化樸散久,豈特近歲尤澆漓。
爭新斗麗若不已,更后百載知何為。
但應(yīng)新花日愈好,惟有我老年年衰。
注釋參考
鞓紅
(1).牡丹的一種。 宋 歐陽修 《洛陽牡丹記·花釋名》:“鞓紅者,單葉深紅花,出 青州 ,亦曰青州紅……其色類腰帶鞓,故謂之鞓紅。” 宋 陸游 《栽牡丹》詩:“攜鋤庭下劚蒼苔,墨紫鞓紅手自栽?!?明 朱有燉 《風(fēng)月牡丹仙》第一折:“姚黃魏紫馳名姓,鞓紅玉板相輝映?!?/p>
(2).泛指深紅色的花。 清 曹寅 《客饋洋茶半開戲題》詩:“淺擘鞓紅皺纈開,半含寶氣脫珠胎?!?/p>
(3).指花色深紅。 宋 陸游 《潺湲閣小立》詩:“水紋靴皺風(fēng)初緊,花色鞓紅露未乾。” 清 姚燮 《韓莊閘舟中七夕雜詩得十三絕句》之一:“木蘭槳子藕花鄉(xiāng),唱罷鞓紅晚氣涼?!?/p>
鶴翎
(1).鶴的羽毛。 唐 元稹 《冬白紵》詩:“ 西施 自舞王自管,雪紵翻翻鶴翎散。” 唐 劉得仁 《宿宣義池亭》詩:“島嶼無人跡,菰蒲有鶴翎?!?/p>
(2).喻指白色的花瓣。 唐 王建 《于主簿廳看花》詩:“小葉稠枝粉壓摧,煖風(fēng)吹動鶴翎開。” 宋 歐陽修 《謝觀文王尚書西京牡丹》詩:“姚黃魏紅腰帶鞓,潑墨齊頭藏緑葉。鶴翎添色又其次,此外雖妍猶婢妾。”
(3).菊花品種名?!缎咽篮阊浴けR太學(xué)詩酒傲王侯》:“那菊花種數(shù)甚多,內(nèi)中惟有三種為貴。那三種?鶴翎、剪絨、西施?!?/p>
不美
(1).不虛飾?!独献印罚骸靶叛圆幻?,美言不信。” 魏源 本義:“蓋實善實知,故皆真實之言,而不虛飾以為美也?!?/p>
(2).不稱心;不滿意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“這頭親, 張員外 怕不中意!只是雌兒心下必然不美?!薄豆沤裥≌f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 倪太守 把些布帛賞與眾人,各各歡喜。只有那 倪繼善 心中不美。”《蕩寇志》第八三回:“雖承尊上救援,我們委實去不得,去了兩邊不美。”
(3).不好;不妙?!端疂G傳》第七一回:“同心報國,青史留名,有何不美!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我如今就是這樣發(fā)行去賣,有人認出,反為不美?!薄都t樓夢》第八十回:“這倒難猜,只怕膏藥有些不美了?!?/p>
斂色
(1).謂光色消失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江妃賦》:“於時升月隱山,落日映嶼,收霞斂色,回飊拂渚,每馳情於晨暮,矧良遇之莫敘?!?/p>
(2).斂容正色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古意》詩:“樽中石榴酒,機上葡萄紋。停梭還斂色,何時勸使君。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避諱》:“ 殷夢 斂色端笏曰:‘某見進表,讓此官矣?!?/p>
新來
(1).新近前來;初到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?魏絳 曰:‘諸侯新服, 陳 新來和,將觀於我。’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八回:“是新來的那位 顧師爺 一個人兒在屋里彈琵琶呢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五:“ 蔡真 說著就跳了起來,坐在那新來的男子 克佐甫 的旁邊?!?/p>
(2).近來。 宋 李清照 《鳳凰臺上憶chui{1*1}簫》詞:“新來瘦,非干病酒,不是悲秋?!?元 無名氏 《千里獨行》第二折:“你道是新來加你做 壽亭侯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仿唐人<本事詩>》之四:“新來夫婿奏兼官,下直更衣禮數(shù)寬?!?/p>
歐陽修名句,洛陽牡丹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