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因事示眾》:
石本落落,玉自碌碌。
古之今之,一何{上斯下言}速。
師子不咬麒麟,猛虎不食伏肉。
君不見洞庭孤島煙浪深,木馬追風(fēng)有人識(shí)。
注釋參考
師子
(1).獅子。亦稱狻麑?!稘h書·西域傳上·烏弋山離國》:“ 烏戈 地暑熱莽平……而有桃拔、師子、犀牛?!?唐 元稹 《和李校書·西涼伎》:“師子搖光毛彩豎,胡姬醉舞筋骨柔?!?章炳麟 《漢土始知?dú)W洲各國略說》:“ 開元 七年,因 吐火羅 大酋獻(xiàn)師子、羚羊?!?/p>
(2).佛家用以喻佛,指其無畏,法力無邊。 前蜀 貫休 《寄大愿和尚》詩:“自憐亦是師子子,未逾三載能嚬呻?!眳⒁姟?師子吼 ”。
(3).指古 師子國 ,即今 斯里蘭卡 ?!赌鲜贰に渭o(jì)中·文帝》:“ 倭 、 百濟(jì) 、 呵羅單 、 林邑 、 呵羅他 、 師子 等國并遣使朝貢。”《新唐書·西域傳下·師子》:“ 師子 居西南海中,延袤二千餘里……能馴養(yǎng)師子,因以名國?!?/p>
麒麟
(1).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(dòng)物。形狀像鹿,頭上有角,全身有鱗甲,尾像牛尾。古人以為仁獸、瑞獸,拿它象征祥瑞?!豆茏印し舛U》:“今鳳凰麒麟不來,嘉穀不生。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送范德孺知慶州》詩:“阿兄兩持 慶州 節(jié),十年麒麟地上行?!?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三幕:“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,說鳳凰是雞,說麒麟是羊子,說龍是蚯蚓,說靈龜是甲魚?!?/p>
(2).比喻才能杰出的人?!稌x書·顧和傳》:“ 和 二歲喪父,總角便有清操,族叔 榮 雅重之,曰:‘此吾家麒麟,興吾宗者,必此人也。’”
(3).見“ 麒麟閣 ”。
(4).見“ 麒麟殿 ”。
猛虎
猛虎 (měnghǔ) 即老虎 fierce tiger 猛虎下山不食
(1).不吃。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吾嘗終日不食?!薄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疤笈皇??!?/p>
(2).指不食之地。 唐 柳宗元 《連州司馬凌君權(quán)厝志》:“是州之南,有大岡不食,吾甚樂焉,子其以是葬吾。”詳“ 不食之地 ”。
伏肉
死尸的肉。 明 袁宏道 《過彭城吊西楚霸王》詩:“猛虎快吞啖,終不噬伏肉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自古道:‘大蟲不吃伏肉。’”
釋重顯名句,因事示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