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追攀二雅,流傳千古,屬騷人記
出自宋代袁去華《水龍吟(次韻呈呂帥張漕)》:
漢家經略中原,上游眷此喉衿地。
風行雷動,無前偉績,伊誰揚厲。
玉帳籌邊,繡衣給饟,江上增氣。
自武侯蛻跡,羊公緩帶,功名事、更誰繼。
方□長驅萬里。
笑談間、生擒元濟。
非熊未兆,封留終在,同功異世。
刻就豐碑,萬山直下,不須沈水。
要追攀二雅,流傳千古,屬騷人記。
注釋參考
追攀
(1).追隨牽挽。形容惜別。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之一:“親戚對我悲,朋友相追攀。” 唐 杜甫 《遣興》詩之三:“昔在 洛陽 時,親友相追攀?!?明 何景明 《送王夢弼之高郵》詩:“閭閻猶涕淚,道路復追攀?!?/p>
(2).追隨牽挽。表示哀悼。 唐 韓愈 《大行皇太后挽歌詞》之三:“追攀萬國來,警衞百神陪?!?唐 孟郊 《吊盧殷》詩:“君歸新鬼鄉(xiāng),我面古玉顏。羞見入地時,無人叫追攀。”
(3).追隨攀登。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上陵者篇》:“上陵者,相追攀,被服纖麗振綺紈;攜童幼,升崇巒,南望城闕鬱盤桓?!?宋 蘇軾 《次韻馬元賓》:“塞鴻正欲摩天去,垂老追攀豈可期?!?陳毅 《過旭角》詩:“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,汽車行駛難追攀?!?/p>
(4).指趕上,超過。 金 王若虛 《文辨三》:“ 楚 詞自是文章一絶,后人固難追攀,然得其近似可矣。”
(5).追隨,跟隨。 唐 韓愈 《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》詩:“同時輩流多上道,天路幽險難追攀。” 宋 蘇軾 《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》:“豈惟蹇步困追攀,已覺侍史疲犇送?!?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覽志馀·藝文賞鑒一》:“有感慨弔惜之懷,無追攀壯浪之想?!?/p>
(6).催逼攀折。 宋 王安石 《四月果》詩:“一春強半勒花風,幾日園林幾樹紅。汲汲追攀常恨晚,紛紛吹洗忽成空?!?/p>
二雅
(1).《詩經》中《大雅》《小雅》的合稱。 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蓋惴惴之臨深兮,乃二《雅》之所祗?!?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陋儒編《詩》不收入,二《雅》褊迫無委蛇?!?魯迅 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二篇:“至于二《雅》,則或美或刺,較足見作者之情,非如《頌》詩,大率嘆美。”
(2).泛指詩作。 唐 許裳 《送劉校書游東魯》詩:“內閣勞讎校,東邦忽縱游。才偏精二雅,分合遇諸侯。” 前蜀 貫休 《題弘式和尚院》詩:“二雅兼二密,愔愔祗自怡?!?/p>
流傳
流傳 (liúchuán) 謠言、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circulate;spread; be in circulation; be made known extensively 流傳后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流人物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騷人
騷人 (sāorén) 指詩人 poet 騷人墨客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、詩人 dejected poet 正聲何微茫,哀怨起騷人?!畎住豆棚L》 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?!巍?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袁去華名句,水龍吟(次韻呈呂帥張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