況如云仍輩,么麼那復(fù)數(shù)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次韻邢懷正通判游蔣山》:
仙人薄蓬萊,乘槎度河滸。
舊觀桑田變,今訪鐘山古。
駕言出東門,恍若之帝所。
朝曦霽青霜,楓葉落紅雨。
亭亭望浮圖,隱隱插天宇。
坡垂北溟鰲,石臥南山虎。
遙聞飯后鐘,絕勝紞如鼓。
薛惟布金地,草木誰敢侮。
孤芳破冰雪,喜見梅萼吐。
同游皆大雅,緇素競先睹。
巾車似元亮,漱石雜孫楚。
相將挹靈泉,何用照牛渚。
西方化人國,未覺道修阻。
法筵盛龍象,一一會心侶。
茗盌散午夢,蒲{1|1}團(tuán)便軟語。
懸知雨花社,重辯風(fēng)幡舞。
相投甚針芥,味道真酷乳。
從來草堂靈,俗駕回吾祖。
況如云仍輩,么麼那復(fù)數(shù)。
后車倘許隨,未羨黃金塢。
注釋參考
云仍
亦作“ 云礽 ”。1.遠(yuǎn)孫。《爾雅·釋親》:“晜孫之子為仍孫,仍孫之子為云孫。” 郭璞 注:“言輕遠(yuǎn)如浮云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次諸葛伯山贍軍贈別韻》:“我家 鴟夷子 ,竹帛照 吳 越 。云仍無肖似,頫首媿前哲?!?明 李東陽 《贈闕里孔以昌》詩:“已向云仍占圣澤,還從伯仲識風(fēng)標(biāo)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五九:“端門受命有云礽,一脈微言我敬承?!?劉逸生 注:“云礽,遙遠(yuǎn)的孫輩?!?/p>
(2).比喻后繼者。 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三一:“ 顧 ( 顧炎武 )出於 程 ( 程顥 、 程頤 )、 朱 ( 朱熹 ), 程 朱 則 荀 ( 荀卿 )學(xué)之云礽也?!?/p>
(3).沿襲;因襲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莊岳委談引》:“譌謬云仍,詖淫展轉(zhuǎn),稱名日戾,取義日淆。” 姚華 《曲海一勺·駢史上》:“考其命筆,取便直言,文情弗宣,率爾易盡,枝葉於《書》而非云礽于《詩》也?!?/p>
麼那
疑問詞。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伯喈彈琴訴怨》:“怎地害風(fēng)么那?我卻知道你會操琴,只管這般賣弄怎地?” 元 無名氏 《村樂堂》第四折:“[同知見正末科云:]父親,這幾日怎生不見你來家吃茶?[正末云:]我可是敢來么那?”
復(fù)數(shù)
復(fù)數(shù) (fùshù) 表示多數(shù)的變化形式或多數(shù)形式的詞 plural 形式為 a+bi 的數(shù)或表達(dá)式,其中 a 和 b 是實(shí)數(shù), i =-1。亦稱“復(fù)量” complex number周必大名句,次韻邢懷正通判游蔣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