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鮑照《登翻車峴詩》:
高山絕云霓。
深谷斷無光。
晝夜淪霧雨。
冬夏結(jié)寒霜。
淖坂既馬領(lǐng)。
磧路又羊腸。
畏涂疑旅人。
忌轍覆行箱。
升岑望原陸。
四眺極川梁。
游子思故居。
離客遲新鄉(xiāng)。
新知有客慰。
追故游子傷。
注釋參考
畏涂
亦作“ 畏途 ”。1.艱險可怕的道路?!肚f子·達生》:“夫畏涂者,十殺一人,則父子兄弟相戒也,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涂,道路也。夫路有劫賊,險難可畏。” 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問君西游何時還?畏途巉巖不可攀?!?金 蔡松年 《淮南道中》詩之一:“畏涂泥三尺,車馬真雞棲?!?清 金農(nóng) 《送賀十五德輿之辰州》詩:“五月 沅陵 道,毒淫多畏途?!?/p>
(2).指危險可怕的地方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》之三:“醉鄉(xiāng)岐路君知否?不似人間足畏涂?!?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黑眚畏鹽》:“ 殷家村 在城外,多古壙,舊傳壙中有怪物……里人相戒,視為畏途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霽野》:“ 上海 到處都是商人氣……住得真不舒服,但 北京 也是畏途?!?/p>
(3).猶苦差。比喻可怕而難辦的事情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能以草木之生死為生死,始可與言灌園之樂,不則一灌再灌之后,無不畏途視之矣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因此上,自己一中進士就把這知縣看作了一個畏途?!?孫中山 《知難行易》:“﹝ 中國 人﹞以為行是難的,知是不難的,把極容易做的事,視為畏途,不去實行。”
旅人
(1).官名。掌管割烹之事?!秲x禮·公食大夫禮》:“雍人以俎入,陳于鼎南;旅人南面加匕于鼎,退?!?鄭玄 注:“旅人,雍人之屬旅食者也。”
(2).客居在外的人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孫林甫 曰:‘旅人所以事子也,唯事是待?!?韋昭 注:“旅,客也。言寄客之人不敢違命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上戍石鼓山》詩:“旅人心長久,憂憂自相接。故鄉(xiāng)路遙遠,川陸不可涉?!?唐 杜甫 《與嚴二郎奉禮別》詩:“ 山 東羣盜散,闕下受降頻。諸將歸應盡,題書報旅人。”
(3).旅行在途的人;奔走在外的人。 唐 任翻 《秋晚途次》詩:“眾鳥已歸樹,旅人猶過山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五九:“如 孔子 之圣……終身棲棲為旅人,又僅得中壽?!?明 徐士俊 《汪十四傳》:“愿乞壯士,重過 西川 ……俾嘯聚之徒,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?!?王西彥 《魚鬼》:“遠道的旅人或許會對它(矗立在懸崖絕壁之上的孤松)的存在發(fā)出驚嘆,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議。”
(4).眾人,庶民百姓。 唐 羅隱 《讒書·刻嚴陵釣臺》:“今之世風俗偷薄,祿位相尚,朝為一旅人,暮為九品官,而骨肉親戚已有差等矣?!?/p>
鮑照名句,登翻車峴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