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太宗《逍遙詠》:
天界殊勝理,凡愚不易知。
曩因誰可究,淺近故懷疑。
的實(shí)歸真性,區(qū)邪入正持。
樂耶親大道,報(bào)就自然之。
注釋參考
的實(shí)
真實(shí);確實(shí);實(shí)在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八七:“自憐心的實(shí),堅(jiān)固等金剛。” 宋 蘇軾 《奏論八丈溝不可開狀》:“臣竊詳 適 ( 羅適 )若曾用水平打量見的實(shí)丈尺,必不謂之約量?!?元 無名氏 《賺蒯通》第二折:“今日箇 蕭何 反間施謀智,黑洞洞不知一個(gè)的實(shí)?!薄段饔斡洝返诹兀骸捌兴_聞言,即命 惠岸行者 道:‘你可快下天宮,到 花果山 打探軍情如何。如遇相敵,可就相助一功,務(wù)必的實(shí)回話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澳闾嫖艺h這事,須要十分的實(shí)。”
歸真
(1).還其本來的狀態(tài)。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遂令海內(nèi)棄末而反本,背偽而歸真。” 南朝 梁 謝鎮(zhèn)之 《重與顧道士書》:“滅俗歸真,必反其俗。” 唐 劉長(zhǎng)卿 《故女道士婉儀太原郭氏挽歌詞》:“作范宮闈睦,歸真道藝超?!?/p>
(2).佛教語。謂死。后泛稱人的死亡。《釋氏要覽·送終·初亡》:“釋氏死謂涅盤、圓寂、歸真、歸寂、滅度、遷化、順世,皆一義也。” 唐 楊炯 《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》:“百年夭枉,一旦歸真?!?宋 蘇軾 《寶月大師塔銘》:“瑩然摩尼,歸真於土?!?清 趙翼 《王惺園相公挽詩》:“鼇項(xiàng)科名位秉鈞,何期致政遽歸真?!?/p>
宋太宗名句,逍遙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