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贈莘老七絕》
嗟余與子久離群,耳冷心灰百不聞。
若對青山談世事,當須舉白便浮君。
天目山前淥浸裾,碧瀾堂下看銜艫。
作堤捍水非吾事,閑送苕溪入太湖。
夜來雨洗碧巑岏,浪涌云屯AA5郭寒。
聞有弁山何處是,為君四面竟求看。
夜橋燈火照溪明,欲放扁舟取次行。
暫借官奴遣吹笛,明朝新月到三更。
三年京國厭藜蒿,長羨淮魚壓楚糟。
今日駱駝橋下泊,恣看修網(wǎng)出銀刀。
烏程霜稻襲人香,釀作春風霅水光。
時復中之徐邈圣,無多酌我次公狂。
去年臘日訪孤山,曾借僧窗半日閑。
不為思歸對妻子,道人有約徑須還。
注釋參考
離群
離群 (líqún) 離開同伴;心性內向 live alone;withdrawn 他沒有離群或冷漠的性格 傾向于避免社交 shut-in 自絕于社會的離群的男人耳冷
聽覺不靈敏。《類說》卷四十引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:“ 孟弘微 對 宣宗 曰:‘陛下何以不知有臣,不以文字召用?’帝怒曰:‘朕耳冷不知有卿。’翊日,諭輔臣曰:‘此臣躁妄,欲求內相。’乃黜之?!卑?, 鷟 為 武后 時人, 宣宗 字或誤。 唐 白居易 《城鹽州》詩:“東西亙絶數(shù)千里,耳冷不聞胡馬聲?!?明 章懋 《與林亨大書》:“耳冷誨言,闊焉二紀,嚮往之懷,如水東注。”
心灰
(1).佛教語。心上的塵埃。指心中的世俗雜念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》:“器月希留影,心灰庶方撲?!?/p>
(2).謂心如死灰。極言消沉。 唐 白居易 《冬至夜》詩:“心灰不及爐中火,鬢雪多於砌下霜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答黃安中兼簡林子中》:“老去心灰不復然,一麾江海意方堅?!?吳玉章 《辛亥革命》三:“同盟會的著名活動家 趙聲 在 廣州 起義失敗后生起病來,不久就在 香港 死了; 黃興 因事敗而心灰,束手無策?!?/p>
蘇軾名句,贈莘老七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九識城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