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地既安然,魔境豈能擾
出自宋代釋宗杲《莊泉伯檢察為先安撫請升堂偈》:
近來學(xué)佛人,少見不顛倒。
唯務(wù)資談柄,棄大而就小。
昧卻直截事,外邊打這繞。
畢竟那一著,何曾得分曉。
得有莊居士,真實沒虛矯。
斷除煩惱根,烈火燒干草。
心地既安然,魔境豈能擾。
任爾鬧浩浩,我常靜悄悄。
末后示真歸,如脫破布襖。
加趺入禪定。
皓月臨清沼。
透過生死關(guān)。
擊碎無價寶。
剛正大丈夫,一了一切了。
注釋參考
心地
心地 (xīndì) 指人的存心、用心 intention 心地善良 佛教語。指心,即思想、意念等。心能生萬法,如地能長萬物,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(yǎng) mind 愿問第一義,回向心地初?!鸥Α吨]文公上方》 自古圣賢,皆以心地為本?!吨熳尤珪W(xué)二》 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?!剁R花緣》 心情,心境 mood 心地輕松 心胸、氣量 breath of mind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?——《紅樓夢》安然
安然 (ānrán) 平安無事地 well and in good shape;safe 他整夜安然呆在防空洞里 安靜地 calm;tranquklly;in a state of repose 安然入睡魔境
(1).惡魔所統(tǒng)治的境界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》:“心居魔境,為魔所迷,意附邪途,受邪易性。”
(2).指迷人的境界。 清 姚燮 《青玉案·蔣劍人填詞圖》詞:“春燈芍藥,曉風楊柳,魔境時時有?!?/p>
豈能
豈能 (qǐnéng) 怎能;哪能 how can 我豈能反對?釋宗杲名句,莊泉伯檢察為先安撫請升堂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