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
出自先秦孟子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》:
孟子曰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
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
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運之掌上。
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,皆有怵惕惻隱之心;非所以內(nèi)交于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譽于鄉(xiāng) 黨朋友也,非惡其聲而然也。
由是觀之,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
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
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
凡有四端于我者,知皆擴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達。
茍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茍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
”
注釋參考
四端
指仁、義、禮、智四種道德觀念的開端、萌芽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?!薄端鍟の膶W傳·潘徽》:“源開三本,體合四端?!?清 方苞 《讀孟子》:“既揭五性,復開以四端,使知其實不越乎事親從兄?!?/p>
四體
四體 (sìtǐ) 指人的四肢 limbs 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 書法中指真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 four styles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孟子名句,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