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如愚居士《滿庭芳》:
吾乃當(dāng)涂,棄儒奉道,遵行圣誨多年。
已逾三紀(jì),截滅六塵緣。
因習(xí)業(yè)、自營度日,未嘗謁見豪賢。
般若力,掀翻煩惱,坦蕩獨(dú)然。
來斯,十四載,裝鑾佛像,塔宇盡光鮮。
造遮晹石道,直至水邊。
都系束修己鏹,舍為助道安禪。
知慚愧,了無所得,本覺性明圓。
注釋參考
系束
捆綁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規(guī)箴下》:“ 桓南郡 好獵。每田狩,車騎甚盛……或行陣不整,麏兔騰逸,參佐無不被繫束。”
修己
自我修養(yǎng)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入道》:“士之謀身,得之者以才,失之者惟命,達(dá)失二揆,宏道要樞,可謂勤於修己者與!” 清 姚鼐 《復(fù)蔣松如書》:“而其生平修己立德,又實(shí)足以踐行其所言?!眳⒁姟?脩己 ”。
助道
謂道士賣藥自給。 宋 陸游 《飯飽晝臥戲作短歌》:“安能賣藥謀助道,但有知分堪養(yǎng)福。”自注:“道流賣藥自給,名曰助道?!?/p>
安禪
佛教語。指靜坐入定。俗稱打坐。 南朝 梁 張纘 《南征賦》:“尋太傅之故宅,今筑室以安禪。” 唐 王維 《過香積寺》詩:“薄暮空潭曲,安禪制毒龍?!?宋 陸游 《病退》詩:“美睡三竿日,安禪半篆香?!?清 讀徹 《送郎癯入匡山》詩:“偶向 匡 廬去,安禪第幾重?” 清 黃景仁 《題上方寺》詩:“試問安禪者,能忘入世情?”
如愚居士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大家來找不同